当前位置 : 首页 >国内 > 正文

机收率达100%!青岛小麦已收331.7万亩,达9成半以上-天天快讯

2023-06-18 17:25:27 转载出处: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机收率达100%!


【资料图】

全市小麦已收331.7万亩达9成半以上

山东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青岛赛区开赛

我市350万亩小麦正在抢收中。今年,青岛市深挖机收作业潜力,降低机损率确保颗粒归仓。记者在今天举行的山东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青岛赛区现场获悉,截至6月18日下午5时,全市应收小麦350万亩左右,已收331.7万亩,当日上阵联合收割机5100余台(套),玉米机播179.42万亩,麦收进度达到9成半以上,小麦机收、玉米机播率达到100%。

机收损失率再降0.1%

风吹麦田千层浪,麦穗飘香十万里。伴着麦穗的阵阵清香,十台收割机穿梭在莱西市院上镇岘沽村的田间地头,“吞”入沉甸甸的麦穗,“吐”出金灿灿的麦粒。与普通麦收不同,在收割机作业完毕后,专家们走进地里,对农机手收获和遗漏、损失的小麦进行综合考量,由此判断小麦亩产量,测算每平方米小麦损失率。这是记者6月18日在山东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青岛赛区看到的比赛场景。

上午9时许,随着“比武开始”一声令下,10名农机手驾驶小麦联合收割机“鱼跃而出”,在专家考核组测量并选取好的10块面积相同、小麦种植环境、长势以及小麦成熟度相当的临近小麦田里进行收割作业,机手个个操作驾驶技能娴熟,收割机在麦浪中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转眼间完成小麦收割,颗颗金黄麦粒尽收谷仓中。考核专家组按照《山东省小麦测产与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测评办法》要求,监测作业过程并测定选手的机收质量,对收割用时、小麦割茬高度等数据进行监测,捡拾掉落的麦粒,并进行称重,测算机收损失率。

经过现场测算,参赛的10位农机手的减损率均低于1%,来自莱西的农机手赵勇以0.36%的机收低损失率夺得青岛赛区的冠军。据介绍,本次大比武前5名的选手,获得“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之星”称号,颁发“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之星”奖章和证书;其余5名的选手颁发“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优秀选手”证书。

“机损率的大小,不只是在于机手的驾驶技术,更多的是对小麦成熟程度的把控和联合收割机的调试。”聊起如何降低机损率,获得比武第一名的参赛选手赵勇打开话匣子。“拨禾轮的转速、筛片的角度、风箱吹风的大小,都是机损率的影响因素。”赵勇介绍,比如在小麦成熟后期,小麦比麦糠要重一些,风箱的速度就要调小一些。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举办机收减损比赛就是通过培训、竞赛交流,提高农机手的机收操作水平。”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在农机手的操作下,我们大概比国家现行标准减少0.1%的损失率,按平均产量1000斤算,机收损失减少1%,就能增收10斤麦子,放大到全市350万亩左右的小麦,就能挽回损失1.75万吨,相当于多种3.5万亩小麦的产量。

为提升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打基础

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是“三夏”机械化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6月9日全市“三夏”生产现场会暨小麦机收减损行动启动以来,全市掀起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热潮,这次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青岛赛区比赛,既是全省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充分发挥机械化促进粮食增收减损作用,营造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粮食收获减损浓厚氛围的重要举措。大比武活动以赛促训、以赛提技,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精操作、比技能、做贡献,减少收获环节损失,助力农业降本增效,实现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牢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抓好农机手培训,确保作业“质量高、效率高”。积极组织开展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加大对小麦机收作业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及技术指导,持续提升机收质量。加大低温循环烘干、机械深松、秸秆综合利用等机械化作业装备与技术推广力度,提升农机手操作技能,全面提高“三夏”农机作业质量,为秋季机收减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培训各类农机手1万多人次,力争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机收减损、机播提质都是抓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关键环节,活动现场,还组织了高性能精量玉米播种机进行现场播种作业演示,推动当前主流机播技术装备升级更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引导农户机手“选用好机”“把机用好”,提升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

有10余年农机作业经验的比武竞赛一等奖选手仇文君告诉记者:“对待收割机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次下地作业前,都要对机器各个部位进行维修保养,调试好各种参数,做到均匀收割,才能保证颗粒归仓。这次大比武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好机会。接下来的‘三夏’我会尽最大努力降低小麦机收损失,确保颗粒归仓。”

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三夏”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三夏”机械化生产顺利开展,力争夏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深挖作业潜力,持续打好机械化促增产攻坚战。强化高端智慧农机推广,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发展应用农机作业智能监控系统,对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进行监控,目前我市深松作业智能监控设备总量千余台。同时开展机艺融合应用相关项目,试验选型提升播种质量的技术模式和机械装备。围绕提升耕整地和机播作业技能,培训农机手1万余人次。

加强农机具检修调度,确保“有机可用”。 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对机手开展操作技能、维修保养知识培训,指导做好机械的保养、调试和检修等准备工作,备足易损件、零配件,保证机具和驾驶人员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作业。全市检修农机具18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获机7000多台,玉米播种机3万多台。全市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1万台,免耕播种机2.6万台,精量播种机2.8万台,成立应急服务队48支。科学调度跨区作业机具,以镇街为单位建立农业服务组织、机手和在用机械名册,确保麦熟有机收、秋粮有机种、收种在适收适种期。

强化农机购置补贴,确保“有好机用”。对“三夏”生产所需大型复式高端智能农业机械实行优机优补,加快补贴办理,确保高效低损联合收获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等“三夏”所需农机装备应补尽补,及时投入农业生产,已完成补贴资金5000万元、补贴3000多台套,全市小麦联合收获机达到8000多台。

做好农机跨区作业通行服务保障工作,印发农业机械跨区作业通告,开通24小时服务保障热线,发放跨区作业证1200余张,会同交通部门在辖区内高速路口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25个,开通“绿色通道”,加强外地来青跨区作业机械通行保障,确保农机跨区转运通畅。会同气象部门做好麦收期间天气预报,每天滚动预报1周天气,统筹开展农机抢收抢种。组建了覆盖全部产粮镇街、村庄的农机作业应急服务体系,公布全市6个24小时服务保障电话,协调解决“三夏”抢收抢种困难问题。储备机关大院、社区广场、房前屋后等各类场所1万余处,发挥现有103台粮食烘干机作用,充分降低灾害性天气不利影响,确保颗粒归仓、丰收到手。(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张杰 冯志)

责任编辑:陈海芹

(作者:张晋)

标签: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