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国内 > 正文

【环球新视野】我国建立常态化深海长期连续观测和探测平台

2023-03-25 22:29:37 转载出处: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资料图】

中科院海洋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LOOP)在我国南海冷泉区进行连续多年布放,实现了对该区域高清影像资料、近海底理化参数等数据的长期、原位获取。这标志着中科院海洋所建立了常态化深海长期连续观探测平台。相关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深海研究》上。

据研究团队介绍,LOOP的研制,突破了水下耐腐蚀技术、能源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并创新建立了一种新型、可控的水下布放及回收模式。与以往的自由落体式深海着陆器不同,LOOP为实时视频指导的缆放式着陆器。布放时,通过搭载的水下高清摄像头实时观测落点位置,通过科考船配合可较为精确地控制布放位置,并且在海底着陆后仍可通过同轴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观探测参数,保障最优观探测效果。而回收时,可以通过同轴缆直接回收。

据悉,自2016年起,LOOP已先后多次布放于我国南海冷泉区域,其中单次最长连续布放天数达659天(有效工作时间414天),累计水下布放时间超过1000天。搭载在LOOP上的各种传感器、自研原位探测装备,如深海多通道激光拉曼光谱探测系统,在我国南海冷泉区长期进行探测、实验,实现了对该区域高清影像资料、近海底理化参数及保压流体样品等数据样品的综合获取。

深海热液、冷泉区域,是地球多圈层物质与能量剧烈交换的区域,也是极端生命发育生长的区域,逐渐成为多学科交叉的深海极端环境研究热点。与传统意义上的无人缆控潜器(ROV)、载人潜水器(HOV)等水下潜器的短时、随机考察不同,LOOP等深海着陆器可以实现长时间连续观探测需求,成为探究深海热液、冷泉区域的生物群落变迁、演化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装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张兆新

(作者:李勋祥)

标签: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