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道+”厚植城市绿色底蕴
(资料图)
青岛去年开启公园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已建设山头公园60个、城市绿道163公里、口袋公园79个、林荫廊道59条
春意渐浓,万物吐绿。在我国第45个植树节到来之际,青岛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正陆续展开,持续为岛城增绿添彩。不只植树节前后,去年,青岛开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公园城市建设作为攻坚行动之一推进正酣,城市更加葱郁、灵动。
根据《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三年攻坚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以“公园+”“绿道+”为统领,以绿化为民、绿化惠民为根本宗旨,坚持绿地总量增加和现有绿地充分利用改造并举,推进“12131”系统工程,即:构建1个城市绿道网络、建设200处公园绿地、打造100条林荫廊道、推进300处立体绿化、实施1项生态绿化工程。
太平山郁郁葱葱。
据统计,2022年,全市完成公园城市建设项目350个,建设山头公园60个、城市绿道163公里、口袋公园79个、林荫廊道59条。“植”此青绿,“公园+”“绿道+”为城市厚植了绿色底蕴,增添了绿色福利。
“无界”相融,“+”出绿色“零距离”
作为青岛主城区的重要“绿肺”之一,太平山跨市南、市北两区,总占地190.5公顷,包括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和榉林公园等多个园区,是青岛市内最大的综合公园。但随着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太平山园区之间相互独立、游览动线无法衔接、市民可达性差等诸多问题慢慢暴露出来。
去年,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头戏之一,太平山中央公园的整治提升工作“顶格推进”。根据规划,太平山中央公园整治提升和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基于现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资源,串联中山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和榉林公园四个公园的多条绿道,提高市民体验感,建设集休闲健身、登高望远、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复合生态绿道——欣赏“最美太平山”。
一年多来,太平山正在演绎一场蝶变。近日,在延安一路附近,一条南起中山公园花卉园、北至动物园西门的500余米架空栈道蜿蜒伸展,成为一道全新的风景线。设计人员介绍,设计之初曾考虑直接把延安一路人行道改建为绿道,但考虑到道路人流、车流及该路段大树较多等因素,最终采用了架空栈道的设计,这样一来还解决了该段坡度较大等问题,给游人提供了更加舒适的游览体验。
太平山内部各园区“无界”相连的同时,其外部也已“无界”相融。截至目前,太平山区域累计拆除围墙(围栏)1590余米,改建、增设出入口约60处,有效改善公园出入口不足、市民进入公园不便、可达性不足等问题,距离实现“500米入园”的目标更近一步。
“拆墙透绿”不仅拆除了物理隔断,也彰显着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公园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让人们能够在城市中诗意栖居。据了解,我市对中山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海泊河公园等10个老公园“拆墙透绿”,增设出入口,提升便民性和可达性,让更多市民享受到绿化成果。
全龄友好,“+”出全民共享公园化城市
在劲松五路东侧,这处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北侧设置供老年人纳凉、交流、活动的树阵广场,南侧设置以大型趣味秋千为主的儿童活动场地,园内还分布有多处树池坐凳供市民休憩,是一处集儿童玩耍、邻里交流、康体健身、漫步休憩于一体的口袋公园。
现下,以幼儿到老年全龄段居民多层次需求为导向而打造的全民共享绿色空间越来越多。作为我市今年启动建设的7处山头公园之一,合肥路北山(齐鲁康体公园)的建设也体现了这一点。公园位于人口稠密的浮山后片区,辐射周边1.1万余户居民。公园规划面积233亩,以“双环、一径、两区、十景”为框架,分为“康体休闲”和“山林体验”两大功能区。康体休闲区是市民康养科普互动、健身运动的空间;山林体验区为市民提供拥抱自然、登山健步的全龄段沉浸式体验。据了解,公园一期将于今年“五一”前对市民开放。
公园城市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建设初心是为了让市民共享更多优质绿色空间。预计到2025年,全市各类公园总数力争达到500个,建设绿道500公里以上,建立自然郊野公园、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特色专类公园、口袋公园、廊道公园多层级公园体系,使城市绿色资源价值充分释放,人人享有优质的绿色空间,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人与自然高度融合。
山海交辉,“+”出城市特色景观
春日烂漫,许多市民喜欢骑行欣赏美丽景致,即墨莲花山自行车运动公园便成了骑行爱好者的天堂。公园充分利用原有森林防火通道,建设有10公里骑行道、800米热身赛道以及4至6米宽的专业自行车慢行系统,并与四舍山自行车公园骑行赛道贯通,整体长度可达24公里。
莲花山自行车运动公园是我市60个山头公园整治提升的一个缩影。整治期间,各相关部门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因地制宜、一山一策”的要求,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山头公园:在市南区团岛山公园整治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协调各方用地,在老城区为市民挤出绿色休闲空间,并通过建设书吧为山头公园文化赋能;在城阳区白云山整治建设过程中,以“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为设计理念,营造出都市田园风光、疏林草地及松林探险等不同的景观空间;在西海岸新区徐山文化公园整治建设过程中,建设了齐长城文化墙、徐山广场、故垒漫道园等景点,充分展示了齐长城的文化特色……
如果说山体是青岛重要的生态资源,那么滨海风光则是青岛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今年,我市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将重点推进“一带两园六十山,多廊多点一示范”项目建设,其中的“一带”即滨海绿化风光带。将全面提升栈桥海水浴场段,贯通海军博物馆段,改造东海东路段,完善西海岸蓝湾绿道段,新建城阳区科技馆段、胶州市大沽河段,实现滨海绿道全面品质提升。做好节点公园建设,全面推进石老人滨海公园开工,完成栈桥公园、小青岛公园、八大关景区绿地提升,唐岛湾南岸公园改造,蓝色硅谷滨河公园建设,提升区域服务功能。同时推进滨海绿地精细化管护,因地制宜“减绿透海”,为市民留足沿海休憩空间,展示“蓝绿交织”的和谐滨海景观。
三月春风,草木蔓发,这座青青之岛正在葳蕤生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栋 文/图)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