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要闻 > 正文

滨化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4-27 16:49:27 转载出处: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滨化股份(601678)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资料图)

2022年,公司董事会围绕发展战略,严格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勤勉忠实履行职责,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全面加强基础管理,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圆满完成了经营目标。

1、生产与市场

公司液碱、氯丙烯、三氯乙烯年产量创历史新高,片、粒碱装置运行周期创历史纪录。完成了电槽升级改造,吨碱能耗大幅降低。进一步优化运行管理,环氧丙烷装置全年开车率100%,产品产量再上新台阶。通过对消耗指标和支出进行梳理分析,深入挖掘影响成本及挖潜增效因素,制定节约费用措施和计划,对各单位产量和成本控制指标进行了严格考核,“双增双节”成果显著。通过多种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保证了原材物料供应。以“建立长期稳健的战略合作关系”和“拓展新渠道”为抓手,灵活调整营销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出口固体碱销量大幅提升,出口三氯乙烯内外贸价差创历史最高,电子级氢氟酸出口销量占比大,支撑作用明显;积极发挥差异化产品比较优势,食品级烧碱、桶装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助力效益提升,确保了产销平衡,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公司主要产品完成情况:

2、安全与环保

全年无重伤及以上事故、未发生直接损失10万元以上事故。积极开展内外部督察检查,整改问题隐患。建成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成为全省第一批、全市第一家真正投入运行的企业。在氢能源公司和化工氯碱两套装置按照“三化”进行隐患“动态清零”试点。有效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基础安全管理能力。圆满完成全年环保工作目标任务,全年顺利通过各级环保督察。完成了15个项目的环保“三同时”手续办理。基本实现了废水、废气的达标排放,合法合规处置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合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完成了污水处理污泥危险特性鉴定。重污染天气“一企一策”措施,为公司减少损失752万元。

3、项目建设

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全部公辅工程已投用,重要装置也已完成中交并进入生产准备阶段;35亿元贷款成功批复,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4000吨/年溴素项目于2022年8月建成投产。建设了滨州市氢能产业发展示范项目,打造了燃料氢净化压缩充装基地。滨城基地液氯原料供应系统改造项目顺利开车,实现了化工、东瑞两片区的液氯相互输送,为实现化工片区下游装置的达标达产提供了保障。

4、管理提升

报告期内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强化事业部发育和平台建设,初步构建了敏捷高效的组织架构。同时,明确了部门职能、岗位职责,进一步优化了薪酬、绩效体系。对标一流,全面实施“战略到执行项目”,对项目管理进行全流程诊断,初步搭建起立体完善的项目管控体系。强化干部员工学习培训,打造公司人才智慧高地和人才成长摇篮。完善任职资格体系建设,推进以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打通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补齐公司能力短板,成立13个能力建设提升小组,为滨化第三次创业聚魂赋能。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化工行业中的氯碱行业。氯碱行业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进入以“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行业增长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阶段。报告期内,氯碱行业开工率维持较高水平,产能稳中小幅增长,烧碱市场价格高位盘整,环氧丙烷受产能扩张影响,价格窄幅波动下行。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有机、无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主要产品为烧碱、环氧丙烷等。烧碱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纺织、冶金、医药、石油等行业。公司烧碱产能61万吨,在山东省内位居前列。其中粒碱产能2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粒碱生产商;片碱装置20万吨,在山东省内处于龙头地位。环氧丙烷主要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丙二醇和各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其中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弹性体、胶粘剂和涂料等的重要原料,主要用途集中在家具、汽车、建筑和工业绝热等领域。公司拥有丰富的环氧丙烷生产经验和客户积累,目前产能达27万吨,商品量居全国前列。公司环氧丙烷装置技术和运行水平在国内氯醇法生产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根据原材料性质不同,采取不同的采购模式:对于大宗原料采购,公司采用招标、年度框架合作等形式;对于低值易耗物料,公司采用年度招标、询比价及商务谈判形式统一采购,从而节约相关成本;对于其它部分产品则采用代存模式,精简流程。

(2)生产模式

公司通过本部生产基地和控股子公司组织生产,根据生产经营目标并结合各生产装置运行情况,分解制定每期生产计划,依据市场动态及装置运行状况科学制定生产平衡方案。

(3)销售模式

公司各类产品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全力开拓生产型用户,加强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共谋发展。不断优化客户结构以保证生产稳定及利润合理。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加强内外贸联动,增强市场影响力,提高产品利润率。关注客户需求,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品牌形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体系。公司融合国际标准和多年管理经验,实现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与能源管理体系全过程控制,有效保证了生产稳定和成本控制;二是建立了综合配套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了循环经济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公司的水、电、原盐等生产要素均有一定程度自给,生产成本较低,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丰富,可以依据市场形势平衡投入产出,既可降低市场风险,又能保持成本优势;三是技术水平、装备水平行业领先,公司多套生产装置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成为业内标杆和典范;四是产品质量优势。公司主要产品纯度级别高于行业同类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良好声誉;五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实肯干,广大员工敬业奉献,拥有尽职敬业的企业文化优势。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92亿元,较上年减少3.76亿元,同比减少4.0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8亿元,较上年减少4.47亿元,同比减少27.52%。

主要合并会计报表项目的异常情况及原因的说明

1、应收票据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减少1,600.73万元,主要原因是子公司东瑞化工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回款所致。

2、应收款项融资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减少39.96%,主要原因是公司库存票据和已支付未到期的票据减少所致。

3、其他应收款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增加1,178.97%,主要原因是子公司滨华新材料支付的保证金增加所致。

4、在建工程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增加50.96%,主要原因是子公司滨华新材料在建项目支出增加所致。

5、使用权资产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增加47,689.47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子公司滨华新材料融资租赁租入资产所致。

6、应付账款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增加54.01%,主要原因是公司采购应支付的款项增加所致。

7、应交税费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减少65.60%,主要原因是公司较上年同期实现的税金减少所致。

8、其他应付款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增加42.60%,主要原因是公司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确认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所致。

9、其他流动负债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减少38.20%,主要原因是已支付未到期的票据减少所致。

10、长期借款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增加30.86%,主要原因是公司长期银行借款增加所致。

11、应付债券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减少23,271.16万元,主要原因是已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本期转股所致。

12、租赁负债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增加13,183.10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子公司滨华新材料融资租赁租入资产所致。

13、递延所得税负债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增加35.31%,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500万元以下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增加所致。

14、其他权益工具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减少5,323.50万元,主要原因是已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本期转股所致。

15、其他综合收益

2022年12月31日比2021年12月31日增加33.16%,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确认的综合收益增加所致。

16、研发费用

2022年度比2021年度增加76.57%,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17、投资收益

2022年度比2021年度减少54.07%,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到的对外投资分红及理财收益减少所致。

18、资产减值损失

2022年度比2021年度减少89.44%,主要原因是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减少所致。

19、资产处置收益

2022年度比2021年度减少1,013.43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固定资产处置收益减少所致。

20、营业外支出

2022年度比2021年度减少87.05%,主要原因是非流动资产报废损失减少所致。

21、所得税费用

2022年度比2021年度减少38.15%,主要原因是2022年经营利润较2021年度有所减少,因而所得税费用减少所致。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公司所处氯碱行业是以盐和电为原料生产烧碱、氯气、氢气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产品种类多,关联度大,其下游产品达到上千个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延伸价值。近年来,在经济增长及投资拉动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国内氯碱行业规模增长迅速,导致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不高、低端产品产能结构性过剩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以创新为驱动提升行业发展质量,需要面对诸多困难与挑战。“十四五”期间是氯碱行业转型升级、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中国氯碱行业未来有望进一步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动氯碱产品原料和技术路线向节能、清洁、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以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及其他新兴产业有机融合,实现由氯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跨越。

其他相关信息请参阅本节“主要细分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公司行业地位”部分中的相关内容。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发展战略为:坚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并重,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依托科创引领体系、零碳工业体系、智能制造体系、开放赋能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打造新材料、大化工产业集群、科技、资本联合孵化集群和人才智慧集群,建设北海新材料基地、滨城基础化工基地、沾化新型绿色产业基地,把公司打造成创新能力领先、盈利水平一流、管理水平卓越和社会责任先行的行业头部企业和零碳示范企业。

(三)经营计划

一、聚力优化生产经营管理,促进效益稳步提升

根据当前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经济形势,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董事会确定2023年公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围绕“12345”企业发展战略,持续深入开展“十大行动”,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全力提升发展能级,务求取得更大突破。并慎重提出2023年主要产品生产计划:

围绕上述目标,董事会将不断加强工作指导和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环保工作,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灵活制定销供产方案,全面分解、协同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主要产品生产计划实现。

二、强化董事会战略管理能力,促进战略目标落地

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董事会建设,把强产业使命与定战略职能相结合,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层的管理职能,确保公司治理各方依法行权;不断优化重大决策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公司董事会日常运作规范化、制度化,通过持续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公司改革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积极发挥董事会在战略决策和公司治理中的关键作用,以公司价值可持续增长、为客户和股东创造价值为目标,坚持稳健运营和绿色发展。聚焦公司战略规划与重点行动,不断完善资本运营管理体系,促进公司重点项目和关键任务顺利完成。

三、聚力创新体系建设加速行动,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围绕企业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快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与国内外优秀企业、机构、高校在能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创新人才队伍梯队,引进柔性专家,为科研项目提供人才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创新体系建设加速行动,搭建科研管理制度流程体系,提升科研工作效率与质量。

四、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公司市场形象

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以信息披露为抓手,进一步做好投资者关系维护和公司价值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与机构投资者和中小股东保持畅通的沟通交流,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积极主动、系统全面地向资本市场展示公司价值,提升资本市场对公司的关注度,增强投资者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度。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氯碱工业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由于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其行业周期与国民经济发展呈现较高的一致性。若国内经济发展增速降低,或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进而影响基础建设投资规模的下降,下游产品需求量减少,将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行业竞争风险。目前国内氯碱企业总体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日趋加剧。氯碱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差异较小,产品的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的高低。虽然公司目前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如果不能继续巩固和提升成本优势,公司将面临产品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3、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丙烯、原盐和原煤等。如果公司原材料的成本上涨,公司的生产成本将相应增加;如果原材料的成本下降,将可能产生原材料存货的跌价损失。尽管公司通过控制原材料库存规模等方式加强对原材料库存的管理,但如果原材料成本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仍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4、政策风险。国家发改委及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先后出台多项产业政策,从产业布局、规模与工艺、能源消耗、安全环保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予以规范,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行业内优势企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公司现有产品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产业布局、装置规模与工艺、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但随着行业竞争状况的变化,如果国家产业、环保政策出现调整,将会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风险。

标签: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