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要闻 > 正文

【环球新视野】江西1888万彩礼案,又反转了

2023-01-20 05:54:21 转载出处:十点人物志

“极端太有诱惑力了,它的确定性以及确定带来的自信,它的简单以及简单带来的省心,它的易辨识以及因为辨识度所迅速集结的情感群体,真是太有诱惑力了。”

撰文| 尹阿珂

来源| 十点读书会 ID |sdclass

最近,彩礼又成了热议的话题。

起源于一位匿名用户自述的“亲身经历”,他开篇就愤怒指责:“江西彩礼根本不存在一个价格,上不封顶就是说李嘉诚他们都要被榨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因为女方根据他家的经济条件,开出了1888万现金彩礼的要求,加上4500万的房子和100多万的红包,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一个亿。

图源:知乎

一开始,围观群众都认为是编的,这个数字实在高得有点离谱。

后来,有人在评论区验证了男方的身份,让故事立刻有了真实性。

再后来,帖子删了,账号被封了。

江西1888万彩礼,依然是有些人心有余悸的雷区。

图源:微博

我们又一次亲眼见证,一场谣言是如何盖高楼宴宾客又塌房的。

真相是什么?还有人关心吗? 欢迎分享你新编的故事“亲身经历”是怎么编出来的呢?

在一个“大家觉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样?”的话题里,有一位匿名用户倾诉了自己和前江西女友的故事。

前女友是江西萍乡的,他们俩人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相识相恋。毕业后,他们一起回到了上海工作,男生是上海人,女生也拿到了上海户口。水到渠成开始讨论结婚的话题,没想到,因为彩礼的事情谈崩了。

首先是父母要价1888万现金的彩礼,加价值四五千万的婚房过户到女方名下。除此之外,还要在江西本地买一套房子给她探亲时住。结婚要给上百个亲戚每人要给十万红包,每个人定头等舱机票加高级酒店的住宿。生了孩子要奖励一千万先进,和不少于两千万的房产……

这些条件一开,即使男方算是富家子弟,也瞠目结舌了。但是女方父亲却理直气壮说,我们知道你家有钱,要的不过是你家拿出来四五分之一。

图源:知乎

离谱的数字,深情男主和拜金女主一家的人设,还有对江西彩礼的抨击,都让这个帖子火了。帖子被传到了百度贴吧,最近更是上了微博热搜。

还有人煞有其事的确认了身份:是上海严公子,父亲是静安区某公司老总,母亲是主任。“说是隔壁昆山苏州都知道严家大公子找了个村姑,然后被拿捏。”

图源:网络

这个“说是”一词,用得很传神。

主人公自述+吃瓜网友的确认,视角全了,众人信了,轰轰烈烈的批判也开始了。

江西女孩成了最大攻击对象。

“知道了,以后叫儿子碰到江西女孩绕开走,相亲也不考虑江西的。”

图源:网络

极端天价的数字也成了参考。

“没个亿万块娶不到媳妇,没个3000万,结了婚也生不了孩子,江西媳妇高攀不起。”

图源:网络

炮轰对象甚至发展到整个女性群体。

“婚姻给男人带来了什么?我支持广大男同胞坚决不给彩礼,让那些拜金女滞销。”

图源:网络

“江西1888万彩礼”引发热议,自然也引起了官方的注意。

1月12日,萍乡市官方工作人员回应,初步判断该文章内容系杜撰,当地彩礼上百万都很少,不符合常理和社情民情。

图源:微博@封面新闻

紧接着,一位匿名用户,在原话题“大家觉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样”中,发表致歉声明。

解释自己“杜撰了一个上海年轻人被索要天价彩礼的情节完整的故事,并糅合了诸多网友帖子的冲突元素,意在了解大家对彩礼问题的看法。”

图源:知乎

1 月 13 日,发帖平台知乎官方公告称,进一步核查该账号过往发布的内容,发现该用户存在以相互矛盾的身份发布内容的行为,违反了社区规范,并且引起了严重后果,将永久封禁此账号。

图源:知乎

事情发展到如此,看起来已经明朗了。

官方、平台、当事人都出面澄清了:所谓的江西1888万彩礼,是假的;所谓的上海严公子,也是假的。

令人意外的是,有很多人,根本就不在意真相如何。

他们只愿意相信,他们想相信的。 你愿意相信的,才是真相“就算这次这个是编的,难道现实中就没有这样的事了吗?”

图源:知乎

“过于离谱的事情,一般都是真的。”

图源:知乎

“但是这都不重要,没有1888,还有1060。”

图源:知乎

什么是1060呢?

因为有人查了江西地区的彩礼官司,发现2015年确实有一例审判文书的彩礼金额高达1060万元。

这1060万元,有400万是男方给女方前夫的分手费,10万元用于了消费,20万因为购房违约赔偿给了房东,另外630万是用于购车和共同居住的房屋。

最后法院判决:给了第三方的430万,还不了。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630,王某要返还378万元。

图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有这个1060万元的案例,就可以证明1888万彩礼也有吗?

一个经典的逻辑谬误是:个例不能证明一个命题的成立,部分不能推论整体及其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能以偏概全。

江西有那么多关于彩礼的判决文书,只有这一个千万级别的彩礼。但偏偏,这一个极端的案例被记住并且被传播了。

图源:知乎

只能记住极端少数案例的情况,在这个事件中,不止一次发生。

萍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彩礼上百万都极少。”

大聪明又懂了:“官方指导价格建议不超过百万。”

图源:知乎

所以这两千多位点赞同的网友,是不明白“极少”是什么意思吗?他们懂,极端数字才有流量。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曾发过这样一条朋友圈:

“极端太有诱惑力了,它的确定性以及确定带来的自信,它的简单以及简单带来的省心,它的易辨识以及因为辨识度所迅速集结的情感群体,真是太有诱惑力了。”

如今社会极端言论越来越多,也正是这个原因。

在今天的互联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在意事实,也更不关心当事人的情况,他们叫嚣着“抛开事实不谈”,然后像“传声筒”游戏一样传播极端、玩梗、调侃,直到事情的性质完全变了味。

前段时间,抖音整理了2022年谣言大盘点,几乎全都是这样。

图源:抖音@抖音小黑板

“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四位女生均去世。”

“大学生赌球失败跳楼。”

“订婚女生被造谣为8号技师。”

前面两个谣言因为全民关注度比较高,真假消息混杂,容易产生谣言。

第三个则纯纯是“开场一张图,过程全靠编,但是你信了。”

合肥有一位姑娘订婚了,这是一件喜事,她也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幸福时刻。没想到,一条又一条“8号技师”的留言,在评论区里刷屏。

“合肥本地的都知道8号技师。”

“果然嫁给了老实人。”

图源:抖音@抖音小黑板

当事人不堪忍受羞辱,她的工作和生活也受到了巨大影响,拿出自己的工资单证明自己是有正当工作的,结果依然被人反击:“这种图我能P一百张。”

图源:网络

不得已,姑娘选择了报警。但是网暴者和造谣者一句轻飘飘“开玩笑的,谁知道网友这么容易上车”就把责任推脱给了乌合之众。

谣言制造者未必多么精心谋划,只是添加了一些人“喜闻乐见”的作料,就召唤了一个群体的狂欢。

谣言无需多么精彩,只需要重复几次,就能让想相信的人看到并且传播。就如同是“回音室”一样。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出,“回音室效应”用以指出互联网传播存在的局限性。

他认为,那些具有近似想法的人,在信息容量足够大,信息充分流动的情况下,会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归入同一回音室里,“制造偏激的错误、过度自信和没有道理的极端主义。”

很多人看到信息,并不会主动辨别真伪,而是直接基于自己的经验立场判断。

因为这些信息,就是他们想看到,并且一直相信的事情。 你相信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罗永浩有一句话,话粗理不粗。

“在妓女的眼中,这个世界上没有女人是不卖的。妓女对于不卖理解的上限是,价格没有谈拢。”

这句话的起因是罗永浩有一次被采访,登上了整整两版的文章。有大老哥过来问他花了多少钱,在报纸上刊登两个版面的软文,那一定是花了大价钱了。

罗永浩说自己没花钱,老大哥不信,还说这就伤感情了。

于是罗永浩问对方花过多少钱,然后说自己差不多吧。于是对方立刻得到了安慰。

罗永浩突然明白过来,一个人的位置和经验,局限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决定了他们对于信息真假的判断。

图源:网络

老大哥宁愿相信是软文,也不愿意相信罗永浩会如此正式报道。其中的竞争观念和优越感,束缚着老大哥的认知。

承认自己认知错误是很难的,与其改变自己,不如相信一句假话,这样心里还好受一些。

奥尔波特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谣言传播的公式:

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

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这个重要性,是对不同人而言的。与自己生活越是紧密相关的,越是容易重要。

《谣言心理学》还有一句话广为人知:“人们处于恐慌不安或焦虑的状态时,流言与谣言易于发生易于传播”。

你有什么样的焦虑,在关注什么内容,就更容易看到相关的谣言。

算法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感兴趣的内容,也提供了一把的双刃剑。回音墙在无法挽回地放大,我们的焦虑也不可避免的被不断挑起。

图源:网络

起初,互联网的发展,是为了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为了让交流更方便。

而如今,互联网却成了谣言的温床,负面情绪的发泄地,人性之恶的照妖镜。

“不传谣、不信谣”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们在传播谣言的时候,几乎都不知道这是谣言。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要永远和谣言共存了吗?

图源:微博辟谣

在希伯来神学里,有一个“约伯问题”:约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上帝创造了这么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偏偏在这个世界里留下了这么多的恶。

千百年来,对“约伯问题”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个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说法是——邪恶的存在,为人类提供了在善和恶之间进行选择的可能,没有这样的选择人的灵魂便得不到塑造。

图源: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信息真假混杂,谣言伴随其中。

换一种思路,这也是我们修炼判断能力的机会。

世界善恶共存,乌合之众在狂欢。

换一个视角,这也是我们选择善良和理智的考验。

若世间无批评,则赞美无意义;

若世间无歹恶,则善良没必要;

若世间无谣言,则真相无价值。

在混沌生活里,希望我们都能努力相信真善美。

我们选择相信的世界,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在看】,不传谣不信谣今日推荐,点击下文即可阅读点【在看】不传谣不信谣↓↓↓

标签: 乌合之众 有一句话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