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你心中的“绿色”社区是什么样的?推窗见绿,楼上有光伏屋顶、楼下有雨水花园,出门就能搭乘地铁、公交……昨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我市将全面启动“零碳社区”试点建设工作,选取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社区,分类实施绿色降碳技术,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的城市功能单元,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含绿量”体现“零碳社区”建设的“含金量”。位于雪浪街道的绿地天空树房屋平台上,一处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的超大绿化屋顶“镶嵌”在周边50余幢居民楼中,让社区居民推窗见绿的梦想照进现实。提高社区绿化覆盖率是“零碳社区”蓝图中画下的重要一笔。通过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破硬增绿、垂直绿化等多种方式,我市不少小区正在持续增加社区“绿量”,提升绿化品质。
“公共基础设施也要加快绿色化建设。”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零碳社区”要结合道路、绿地、建筑等合理设置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多种海绵设施,避免和解决内涝积水问题。在垃圾分类上更要“快人一步”,通过安装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设置社区旧物交换及回收利用设施,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新模式。
家住稻香新村的顾老伯在体验了全市首批“光储充换管”智能车库后满意地说,改造后的车库能让居民“放心停车、安心充电”。光伏项目的开发应用,正是“零碳社区”的鲜明标志。据了解,我市鼓励社区在露天停车场区域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车棚,并在条件允许下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设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零碳社区”对充电桩的安装也提出要求:新建居住社区按100%配建比例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已建住宅小区结合老城更新,制定既有小区充电桩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同时鼓励小区开展充电桩“统建统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绿电消费比例。
“创建基本涵盖了衣食住行各方面。”相关人士介绍,打造“零碳社区”包括从空调、通风、照明、电梯等方面推动既有建筑节能减排,出行上要与公交、地铁等绿色交通高效衔接,还要培育绿色低碳文化,提高居民“变废为宝”水平,使绿色发展理念扎根社区。
按照计划表,我市将在今年6月摸清既有社区基础条件,构建“零碳社区”创建指标体系,制定建设实施方案。下半年完成“零碳社区”申报评审工作,确定试点名单。“十四五”期间,分批推进“零碳社区”建设,并将创建行动与光伏应用推广、公共交通新能源化、“无废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节水型社区创建等专项工作有机结合,提高“零碳社区”创建实效。到2024年,争取通过创建行动基本实现社区环境整洁、绿色低碳、节能降碳的目标。到2025年,完成首批“零碳社区”试点建设与验收。(陈菁菁、夏昊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