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仲夏时节,正值玉米生长关键期,也是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成虫羽化和危害的高峰期。8月8日,在即墨区绿色增粮示范区,两架植保无人机盘旋在千亩方核心示范区的玉米地上空,在技术人员的遥控指挥下,投下一对对乒乓球大小的银灰色弹丸。这些小小弹丸里面装的是生物防治“尖兵”——赤眼蜂,羽化后的赤眼蜂会精准进入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卵,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
这是青岛市首次放蜂,也是胶东地区实施的第一次大规模无人机投放天敌生物防治,是一次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
“赤眼蜂作为对作物无害的昆虫,把他们释放在田间后,经过约两天的羽化,它们就能识别并找到新鲜的玉米螟卵块,把卵产在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卵中,借壳产子,从而消灭害虫的幼虫,实现生物防治的目标。”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部负责人王连刚介绍。
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是农业生产中危害性较严重的害虫之一。每年7月-8月,是玉米螟的高发期,以前,农民需要喷洒农药预防害虫,不仅耗时费力,防治效果也不理想。近年来,青岛市探索用“害虫天敌”赤眼蜂实施绿色防控,不仅生态环保,还能提高玉米品质。
“近两年,无人机生物防治技术逐渐成熟。赤眼峰蜂球防治技术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一亩玉米地,仅需投放2对蜂球,共计10000只赤眼蜂,便可控制穗期害虫危害。一台无人机一天就可以轻松投放2000亩地,可以说是低投入高回报。”即墨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科工作人员介绍。
“买药钱、人工钱、雇车打药钱都省下了。到秋没虫子,苞米不掉棒,还不倒伏,机收好收。”蓝村街道古城社区书记王德生算了一笔账:用无人机生物防治技术,一亩地能省20块钱,这片1200亩的核心示范田可节省24000块钱。“农业农村部门为基地、农户还免费提供赤眼蜂蜂卡,明年我们合作社5000亩地都用这招儿。”
“据我们测算,使用赤眼蜂防治技术,一亩地可以减少15克化学药剂使用,既降低农药使用强度,最大限度减少玉米中后期害虫基数,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委委员李晓东介绍。
据悉,青岛市积极开展绿色防控工作,大力探索无人机生物防治技术,为全市粮食生产注入更多科技含量。今年青岛市将投入近120万元为全市近8万亩玉米田进行赤眼蜂天敌防治作业,用“黑科技”实现虫口夺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常嘉琪)
责任编辑:孙源熙
(作者: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