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国内 > 正文

胶莱河胶州段这座清代古桥折了“腰”,村民直喊心疼!相关部门回应

2023-07-31 07:36:17 转载出处: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位于胶莱河胶州段的省级保护文物胶莱运河闸子集桥,建成于清代,承载着数代人的记忆与情怀。去年,受到突如其来的台风的影响,因抵挡不住洪水的冲击而倒塌,至今已近一年,一直没有任何保护和修复的迹象,这让居住在附近的村民有些着急。

洪水意外冲垮清代古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村附近有座建于清代的闸子集桥,被洪水冲垮毁坏了近一年,一直没有修缮的迹象,希望青岛晚报帮忙协调一下相关部门,尽快对古桥加以保护。”近日,胶州市民赵先生致电晚报热线82860085反映称,位于胶莱运河上的闸子集桥,已经被冲塌毁坏近一年,现在已经变成断桥。眼下又到了雨季,再不修复,已经倒塌在河水里的古石桥受损会更加严重,希望有关部门尽快采取保护和修缮措施。

接到线索后,记者来到闸子集桥,只见桥附近的河滩上覆盖着茂密的野草,不远处立着一座石碑,上面记录着这座古桥位于古胶莱运河上,建成于清代,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倒塌的古桥构件横七竖八散落在水流湍急的河道里,受流水冲刷、侵蚀,受损严重。

建于清代的闸子集桥已经坍塌。

在距离闸子集桥的不远处,有一群下河张网捕鱼的村民。“这座桥毁坏已经很长时间了,真是太可惜了,听说这桥有200多年历史,我们小时候经常在桥边玩耍。”对于闸子集桥被冲塌,都流露出惋惜的表情,希望文物保护部门尽快对古桥加以修缮。

过河最近的还是这座桥

记者从胶州市博物馆获悉,闸子集桥共有32孔,原来每个孔由两块高约两米的石板支撑着桥面。由100多块石头横向排列而成,桥面宽2.15米,长57米,桥的东西两端有桥引,各长3米,桥面距水面0.85米。根据此前公开报道,这座有着清朝“干砌石”施工工艺的古桥,它依靠石块自身重量及石块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在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定,干砌石技术也被认为是较好的造墙、造桥结构。

竖立在闸子集桥旁的石碑。

“听村里的老人说,桥头原有建桥时设立的石碑,碑上刻着此桥的建成经过,石碑在解放战争时期被破坏毁掉。”路过堤坝准备去浇地的村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如今在胶莱河北侧的河道上修筑了大桥,但那些大桥毕竟离村子很远,想要尽快过桥,最近的路还是这座古桥。

说起眼前这座石桥,现场多名村民都表示,它承载着当地数代人的记忆与情怀。想当年和家人一起,从河西岸穿行石桥到河东岸去走亲戚;空闲的时候,约上几个好玩伴,坐在桥上一起钓鱼……

将对该桥开展保护修缮

闸子集桥的命运何去何从?记者从胶州市文物部门了解到,前期,胶州市文物部门将发现的与该桥有关的石碑文物,已运回胶州市博物馆收藏。

10年前(2013年10月10日),胶莱运河闸子集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鲁政字【2013】204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时桥体相对完整。胶州市文物行政部门在春季文物安全检查中发现了该问题,近期经与水利部门对接,根据水利部门的河道疏浚要求,正在研究该桥的文物保护问题,近期将聘请水利、文物保护领域相关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共同研究该桥的保护方案。

下一步,将按照专家意见,聘请文物保护资质设计单位制定该桥的文物保护修复方案,根据保护方案预算,积极争取资金,按程序对该桥开展保护修缮工作。(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记者 马丙政 马妮娜)

■延伸阅读

桥边曾发现“普渡桥”石碑

据了解,胶莱河古称胶莱运河,是山东半岛的一条重要河流,因元、明两代江南粮米由此运往京师,当地亦称运粮河。相传因胶莱河在此处设有闸子而得名,附近的村落都以“闸子”命名,分别是闸子集村、陈家闸子村、徐家闸子村、刘家闸子村、赵家闸子村。

早在2016年10月,记者曾探访过闸子集桥,并采访过赵家闸子村村民赵方玉。那时候,记者亲眼看到闸子集桥保存完好,石块表面还刻着浅沟槽,每个桥墩的底部是由木桩支撑。

据赵方玉介绍,他收藏的一块刻有“普渡桥”的石碑,与闸子集桥有关联。这块汉白玉石碑长约2米,宽约0.8米,厚约0.2米,石碑正面朝下,左下角缺失一部分,无法看清碑上文字。石碑的另一面上方刻有“普渡桥”三个字,中间刻有“胶莱运河由来很美……”近千个文字,尽管很多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但仍可以辨认出来石碑落款为“大清同治十年三月”。

记者从赵方玉那里得知,40多年前,胶莱河上闸子集桥旁有座寺庙,寺庙门前有口古井,这块石碑铺在井口上,后来村里建水闸,这块石碑被运去砌拦河坝。1982年,村里开办砖厂,这块石碑又被运到砖厂压砖。1988年,砖厂拆了以后,赵方玉便将石碑埋在自家院墙外,加以保护起来。

责任编辑:孙源熙

标签: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