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遮乡愁,双舟百军战马沟。创新探索齐奋斗,万米深渊任我游。”这是杨申申在微信朋友圈写的小诗。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浩瀚的领域之一,但这万米的海底却深深吸引着他。
“理工男”投身“蛟龙”成专家
作为中国载人深潜团队的核心成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研究员杨申申已经先后参与了“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工作。这些大国重器的研发,标志着我国载人潜水器谱系化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一名80后科技工作者的成长。
(资料图片)
2005年硕士毕业后,杨申申便加入了我国首台大深度(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发团队。当时中国的载人潜水器能够到达的深度仅为600米,可借鉴的方案很少,科研人员也缺乏对深海的认知。杨申申知难而上,积极学习材料、机械、电子等专业技术,主动承担技术攻关工作。面对海水对甚高频通信影响造成的海面通信难题,他一次次设计全新的通信天线方案,在海上试验中身背天线,在全船到处跑进行测试,被戏称为“海上中国移动”。
“我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就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学习材料、机械、电子方面的技术知识,主动承担技术攻关工作。我们团队每个人都攒着一股劲儿,务必要把‘蛟龙’号研发出来。”杨申申说。
2009年,“蛟龙”号开始了漫长的4年海试。“作为一个致力于深海装备的中国技术人员,我们有义务实现中国深海装备的长远发展、快速发展”。带着这种使命感,杨申申和团队成员克服了晕船、复杂的海况等诸多不利因素,一次次设计全新的通信天线方案。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载人作业型潜水器最深下潜作业深度纪录,也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的重大进步。
严谨求实苦攻关
经历“蛟龙”号海试的磨练,杨申申被任命为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的副总工程师。“第一个‘蛟龙’号解决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二个潜水器则是要解决国产化的问题。虽然深度从7000米降到4500米,但整个研发难度其实大大增加了,它要求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在国内首次使用大规模锂电池技术方案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继续沿用“蛟龙”号银锌电池的方案固然成熟,但是技术革新性不强,在潜水器使用的成本和下潜频次两个问题上将难以突破。杨申申立志挑战新技术,始终坚持锂电池的技术方案。作为机电一体化的主要负责人,杨申申和团队反复论证,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实验。历经8年艰苦攻关,“深海勇士”号实现了10大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把装备国产化率大幅提升至95%,在国际上引领了载人潜水器的发展趋势。目前“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年下潜频次达100次,锂电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我们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第一句就是严谨求实,这种下海装备来不得半点马虎”。杨申申这样说道。
“深海勇士”号成功后,载人深潜团队又登上“奋斗者”号向万米海底进发。它历经5年技术攻关研制而成,最大工作深度1.1万米,是世界上作业能力最强、海底作业时间最长、载员人数最多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马里亚纳海沟,人类已知的海洋最深处。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
三个深度铸就三个标志
工作18年来,杨申申的生活已和大海紧密联系在一起,足迹遍及黄海、东海、南海,以及东太平洋、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西北印度洋。从2012年的7062米级的“蛟龙”号,到2017年的4534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2020年的“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中国的深潜事业也在不断突破难关、刷新纪录。现在不仅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化,还实现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
一代代深潜人攻关不停步,海洋科技实现自主自强。这些大国重器的研发,也见证了杨申申的成长。“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胡震表示:“老一代科研工作者这种团结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已经传承到杨申申他们为代表的中年骨干,也在深深地影响着现在的青年一代。”
“海洋的深度是有限的,但深潜技术的应用发展是无限的。”在我国最新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开展常规化运营后,身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的杨申申并没有丝毫松懈,他又把全身心扑在下一代潜水器的研发上。 (记者 陈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