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无锡,春和景明,全市文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新一轮文化发展的号角。身在美国的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牵挂着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他常常提起,江南的文风很盛,无锡是个特别的地方,做实在学问的地方,无锡人念书就是为了念书,无锡出实用之材。4月4日,许倬云再次发来邮件,对于江南大学欲聘请其为名誉院长一事,深表感谢,对于家乡对他的善意和关心,甚为感激。许倬云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不止一次忆起他在无锡念书的日子,念及师生之间的情谊,家乡对于先生的学术之路而言,是个重要的起点。
对历史的兴趣始于家乡
【资料图】
江南士大夫群体既有柔和温婉、含蓄内敛的一面,又有着报国热情,蕴藏着政治潜能。许倬云就出生于一个江南士大夫家庭,与生俱来带有江南士大夫的气质与修养。他的人生横跨新旧两个时代,对于过去,他有着深刻的思考,同时,他又能紧跟社会潮流,把握时代脉动。“无锡出的人才分两种,一种是念书的,一种是实业家。士大夫世家也不高高在上,一样实务工作。”许倬云说,无锡没有一般的文人,都是有专长的人物,这是无锡与苏州、常州、杭州的不同之处。在他看来,这与以高攀龙、顾宪成为领袖的明代知识分子群体所形成的,讲求忧心家国、经世致用的东林士风有关。许倬云告诉记者,无锡的高家、许家、钱家有着世代的亲缘关系。“所以,数数我们的亲戚里面,没有一家亲戚,不带有学术的传统。”而正是这样的学术传统,深深影响了许倬云的学术人生。
许倬云的父亲许凤藻早年留学英国学习军事。许凤藻虽是武官出身,但人文素养很高,历史、地理功底很好。受家庭影响,许倬云从小好读书。“我读书,也是读的我父亲认为实用的书。比如古文启蒙,是《宋名臣奏议》《历代名臣奏议》《日知录》之类。”许倬云回忆。抗战胜利后,许倬云回到家乡无锡,在辅仁中学读高中。在这之前,许倬云并未系统上过学。辅仁的教育让许倬云正式开启了系统化的学习,之前杂乱的知识体系也有了框架。彼时,辅仁中学附近就是东林书院旧址。东林士风也影响着辅仁中学的学风。“我们在辅仁读书的时候,老师们就说,读书不要读死书,要读对陶冶品行有关系的,对自己有用的,对世界有用的。”许倬云还请老师开书单。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读了钱穆的《国史大纲》,对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浓。“所以,我读历史系是有缘故的。”许倬云说。
1947年6月,辅仁学生在校门前留影。(钦嫣供图)
不要给自己的未来设限
许倬云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他的求学和职业生涯发生着诸多变化,经历过许多波折。“在辅仁读书时,老师们就说,不要限定自己未来的工作是什么。”许倬云也在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不要给自己的未来设限。对于自身的残疾,许倬云一直坦然面对,并不因此自卑,有时还会自嘲。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书时,要去三楼上课。他回忆当时的情景:“爬上去很辛苦,得用屁股坐在楼梯上,一阶一阶往上爬,到了三楼,楼梯都让我擦得干干净净!”在美求学期间,许倬云没有死读书、不闻窗外事。东林士风和家族的学术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他抓住机会,仔细研读西方社会这本大书。上世纪70年代,许倬云曾花大力气写时评文章,他笑称自己“等于是半个记者”。许倬云的新闻观也源自他的历史观,他说过,“新闻是短历史,历史是长新闻”。
许倬云先后执教于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聘为名誉教授。许倬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任教后,和自己当年的老师一样,也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许倬云不希望教育把年轻人圈在一个学科当中,使之陷入重围。在他看来,“求知的经验,其实可以比求得的知识更有意义”。2005年,许倬云在南京大学筹划创建了中国高校首家“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推动中国高校开展跨学科研究。那之后,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纷纷跟进。从那时起,许倬云每年都有几个月在南京忙碌。正是在南京的那段时间,许倬云又回到了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故乡。2013年10月,南京大学人文社科代表团到美国拜访许倬云。当时,许倬云说,虽然他“不能飞行,不能再回去与大家共事,但如果送年轻人来,我拼着老命教他”。
读书是为“求心之所安”
带着“为生民立命”“为常民写作”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荣休后,许倬云终于有时间把他的思考形成文字,写老百姓读得懂的书。许倬云是一位高产的历史学家,尤其在他80岁后出版的新作高达8本。许倬云90岁时,出版了《往里走,安顿自己》。“想让自己真正安顿下来,有安定感、笃定感,在不可测的变化中不茫然、不跟随、不焦虑、不恐惧,是必须返回自身,往内里走的,无法外求。”许倬云说,这也是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的智慧共通处。许倬云从中国文化里汲取智慧,以其人生经验,得出自己观看、觉察、思考世界的方式。他说,“往里走”,就是向内心探求,面对外界种种缭乱的现象和局面,应该避免浮光掠影式的应付,而要把自己的“观察、感受投射到内心最深处,进行认真的思考”,进而把观察、反思的结果内化为自己的观念。
许倬云今年已93岁,但他认为自己还是没有定型,随时准备着,有新问题来的时候,用新的思考方式去处理。每天,他都会艰难地移动到电脑桌旁,打开电脑收发邮件,上网浏览新闻,关注世界动态,学习新东西,他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思考方式。“我们追求的是知识,但把知识提升到更高层次才是智慧。仅凭个人的智慧是不够的,许多人的智慧合在一起才能构成文化的潮流。”在许倬云看来,在文化潮流的进展中,还要让它永远开放、不断修改、保持动力,而不是走到尽头、走到终点。许倬云认为,读书人、做学术研究的人,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到了终点站,前面永远有更长的路、更大的空间、更复杂的问题要去处理。而读书人读书也不是为了学位、地位,读书是为生命,读书是为自己“求心之所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不息的自强,才是真正的健康和健全。”许倬云说。(张月、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