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焦点 > 正文

每日简讯:繁星|和母亲一起穿弦的日子

2025-10-10 17:25:41 转载出处:扬子晚报

2000年前后,我在家中等待出国务工的签证,这个时候苏中已经兴起作坊风潮,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个体经营户,生产文体用品,我家也不例外,院子成了作坊,专门为羽毛球拍穿弦。


【资料图】

每隔十天半月就会有一批用化肥袋包裹着的金属羽毛球拍送上门来,那些球拍已经上好油漆,手柄裹着黑色胶带,贴着标签,整齐地码在堂屋的竹筛里,等待母亲用尼龙弦编织弹性十足的网格,而我就给母亲打起了下手。

母亲穿弦的手艺是出了名的稳,手准,穿线不跑偏,力道正好,质量可靠。她穿弦的拍子作为样品经常被送给客户质检,客户挑不出毛病,现在已经大批量供货了。母亲穿弦时总是一副专注的模样,仿佛不是在劳作,而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穿弦前的准备工作颇有讲究。母亲抽出一根尼龙弦,左手握着一块石蜡,右手拉弦,让弦头经过石蜡的润滑。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实则力道要恰到好处,太轻润滑不够,太重又会使弦变得油腻。

穿弦时,母亲的左手拇指压着弦,食指钩住拍框边缘,手腕轻轻一翻,弦敏捷钻入孔洞。拍框上的细眼密密麻麻,稍有不慎就会穿错。按母亲的吩咐,我帮忙用锥子扩展弦洞,锥子一歪,把拍框划破一块油漆,露出刺眼的白痕。母亲没有责备我,只是叹了口气:“急啥?搞球拍和人一样,要有路数。”她耐心地教我左手托拍框,右手捏锥子,小指抵住孔洞边缘,“斜着进,正着出,力道要匀”。

穿弦的母亲是有大智慧的。她会根据不同的拍框调整穿线的顺序,先穿竖线还是横线,怎么收尾,都有讲究。她告诉我,穿弦最重要的是耐心和细心,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球拍穿好后,母亲会斜眯着眼对着羽毛球拍仔细检查每一根弦的松紧程度。她用手指轻轻拨动弦线,听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色要清脆均匀,不能有闷响或杂音。接着,她会将球拍平放在桌面上,用掌心轻轻按压,感受弦网的弹性。太松的拍子羽毛球打不出力道,太紧的又没有伸缩力。有次个体户送来一批新拍框,母亲试穿后发现弦孔位置略有偏差,固执地要个体户拖回去返工。她常说,穿好的拍子要经得起考验,不能拿打羽毛球的人手腕开玩笑。

穿弦的日子单调却也有惊险时刻。尼龙弦绷断时,啪地一声弹在脸上,疼得我龇牙咧嘴。母亲会停下活计,给我敷块热毛巾:“瞧,尼龙弦有脾气,你硬,它更硬。”她总说,穿弦要顺着弦的性子,就像对待孩子一样,要懂得它的脾气。

在母亲眼里,穿弦的日子虽然单调,却充满生气。她常一边穿弦一边听唱片机里的扬剧,偶尔跟着哼上几句。有次穿弦,唱片机里正放着《玉蜻蜓》,母亲的手随着节奏轻轻摆动,弦线竟也跟着韵律穿得格外顺畅。

如今,机器穿线已经普及,上个月,个体户送来创业四十周年定制纪念拍,母亲坚持要亲手穿线。她戴上老花镜,动作与四十年前分毫不差。当最后一根弦穿过拍框时,她突然轻声说:“机器穿的是拍子,人穿的是过日子的耐心啊。”

作者:木痴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标签: 最新资讯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