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财经 > 正文

银华富裕主题成百亿级别唯一的“牛市弃儿”,焦巍遭基民炮轰

2025-10-10 16:53:00 转载出处:市场资讯

来源:Y趣理说

在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版图上,焦巍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他是银华基金的“老将型人物”,管理资产规模高达135亿元(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其中代表作银华富裕主题混合基金单只规模超过107亿元,长期位列公司主动权益基金之首。


(资料图片)

这位拥有银行与券商复合背景的基金经理,曾凭借精确的行业轮动与高强度的仓位判断,在公募圈赢得过“价值派代表人物”的名声。

而如今的焦巍,却正陷入一个越来越深的“投资困局”,三年连续跑输基准、百亿产品净亏损超70亿元,他曾经坚守的“阵地战”策略,正在反噬自己。

2025年以来,市场整体反弹,沪指上涨至3900点,AI、算力、制造业轮番领涨,而焦巍的代表作“银华富裕主题”却在牛市中逆势下跌。

根据数据统计,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0.54%,不仅跑输沪深300指数(涨幅19.68%),也远远落后于同期多只百亿级产品,如鹏华碳中和主题涨幅108.95%;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涨幅98.89%。

更令人关注的是,近三年(2022-2024年)银华富裕主题累计亏损74.2亿元,而同期银华基金仍从该产品中收取6.03亿元管理费。

投资者在为亏损“买单”,银华基金却依旧稳稳收取报酬,这种结构性矛盾正在引发市场愈发强烈的不满。

焦巍本人曾以稳健著称,但这三年,他的稳健风格成了“拖累”的代名词。

如果说2020年的焦巍是“消费王者”,那么2025年的焦巍,则是一个押注金融的“阵地派指挥官”。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银华富裕主题的前十大持仓中,有五席属于银行股:

合计仓位达34%,再加上中国太保与中国平安两只保险股,金融板块整体权重接近50%。

焦巍几乎将一半筹码押在了金融这个周期性行业上。

这种高集中度策略,在牛市初期可能显得果断,但一旦周期波动或政策收紧,便可能全线受挫。

焦巍在二季报中写道:“基于分红比较的考量,减持了公用事业,向金融板块倾斜。”

这种转向,隐含着一种典型的防御心态,在震荡市中寻求低估值、稳分红的确定性收益。

但A股结构性行情的现实是,成长赛道频繁轮动,单一板块押注极易陷入“系统性误判”。

时间倒回到2020年,焦巍接手银华富裕主题两年后,基金净值暴涨196%,一度成为银华基金的“招牌产品”。

那时的他,以重仓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古井贡酒、泸州老窖、青岛啤酒等消费股闻名,被誉为“消费派的代表人物”。

然而,自2021年起,消费板块估值泡沫破裂,他的业绩随即大幅回撤。

焦巍并未沿袭消费逻辑,而是迅速转向银行与保险,试图用“高股息+稳业绩”对冲波动,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从成长到防御,从进攻到保守,焦巍的风格漂移让持有人无所适从。

基金吧与支付宝评论区早已怨声载道:“别人都在赚AI的钱,我们在这里躲牛市。”

在一轮又一轮主题牛市中,焦巍的产品几乎错过所有主线。

投资者看到了一个矛盾的基金经理:既有深厚研究功底,却始终“跑不赢市场”。

从配置结构上看,焦巍的投资风格高度集中。

2025年中报显示,其前十大持仓占基金资产的比例已接近60%,这意味着焦巍更像是在打一场“阵地战”重仓少数股票,死守防线。

一旦所选板块或个股失灵,整个组合将难以快速调整。

金融股的波动性虽低,但趋势极其依赖经济周期与政策环境。

2024年至2025年,银行业息差持续收窄、不良贷款率上升、地产风险拖累资产质量,金融板块的“低估值陷阱”逐渐显现。

焦巍押注金融,正中周期“暗礁”。

他试图通过分红和稳健收益对冲风险,但市场更关注成长性——AI、算力、机器人、新能源的集体爆发,使得传统蓝筹资产相形见绌。

在这样的结构行情下,“阵地战”变成了“原地踏步”,投资者的耐心被一点点消耗殆尽。

焦巍不仅是银华基金的“门面”,更是公司主动权益业务的核心支柱。

数据显示,银华富裕主题在2021年达到256亿元的巅峰规模。

然而,巅峰之后,规模腰斩、业绩回撤,公司在权益投研体系上未能构建新的接力梯队。

这使得焦巍的业绩波动被放大为银华基金的系统性问题。

截至2025年9月末,焦巍管理5只产品,总规模135亿元,其中银华富裕主题占比近八成。

一旦焦巍风格受挫,银华基金的主动权益表现便会整体承压。

这种过度依赖单一明星经理的结构,正是中型公募难以穿越周期的关键隐患。

数据来源:wind、基金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标签: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