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焦点 > 正文

当前热门:医保个人账户改革:个人账户“缩水”了 保障能力“提高”了

2023-02-24 11:20:39 转载出处:无锡日报

“个人账户打款少了,但报销比以往多了,对于经常跑医院的人来说挺友好的……”近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引发热议,无锡市民高女士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今年一月份的就医账单,分享改革后的就医体验。有的参保人在就医购药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有的参保人则担心个人账户的“缩水”会让自己吃亏。医保个人账户有什么变化?对不同的人群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相关资料图)

高女士的账单显示,她在做无痛胃镜时,个人账户先支出了一笔400多元的费用,之后,在个人账户尚有余额的情况下,买麻醉药、查幽门螺旋杆菌、开药都有一定比例的报销。“去年个人账户里的钱还没用完的时候,我门诊都是全自费的,改革之后,省了不少”,高女士表示,一开始看到个人账户钱少了心里挺不是滋味,但真正到医院看病结算的时候,发现比以往要划算。

和高女士一样,此次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很多参保人的第一感受是个人账户里的钱变少了。为什么会减少?这些少了的钱又去了哪里?市医保局待遇处相关负责人解释,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职工医保是如何运行的。

一直以来,职工医保制度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模式。按照过去的模式,统筹基金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个人账户保障门诊小病和药品的费用支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模式的矛盾逐渐凸显,最直接的问题是“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

此次改革中,“单位医保缴费部分不再计入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全部被计入医保统筹基金”,用于门诊共济保障,提高参保人员门诊待遇。把原来计入个人账户的一笔资金留在了统筹基金,这是参保人感觉到个人账户现金“缩水”的原因。

“但个人账户的‘缩水’并不意味着保障能力降低了,相应增加的统筹基金资金,依然用于老百姓看病就医”,该负责人解释,改革后,原来一部分打在账上不能动的钱被盘活了,进入了统筹基金的“大池子”,相应的,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了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让真正有就医需求的参保人在不增加缴费负担的前提下,享受到更好的医保待遇,“特别是患病多和罹患慢病的参保职工,个人账户上可能少了几百元,但报销可达千余元甚至数千元。”据了解,普通门诊统筹覆盖了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无锡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从60%起步。

关于医保改革 这些变化很关键

变化一

超过起付线就能报销

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的普通门诊费用,原来必须先用完个人账户资金,才能进行门诊统筹保障。改革后,达到“起付线”后,就能使用统筹基金。2023年1月1日起,在职和退休人员年度起付标准分别调整到500元、300元,起付线可用个人账户支付。且起付线为全年累计,不是每次都要满500元和300元才能报销。

变化二

基金支付比例提高

由原来首诊约定在社区医疗机构,在职、退休人员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70%、85%,调整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在职和退休人员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80%、90%;在其他机构就医购药的,根据机构等级分别报销60%~85%不等。

变化三

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提高

一个年度内,在职和退休人员由原来的基金支付限额5000元、6000元,统一提高到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为12000元(其中定点零售药店和定点门诊部〈所〉年度内各类基金支付的合规医疗费用限额暂定为2000元)。

变化四

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拓宽

原本只能职工本人使用的“个人账户”,现在可以“家庭共济”了,也就是在其家庭范围内实施共济保障,可以由配偶、子女、父母共同使用。除了医疗费用,还可以用于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生育保险支付后个人负担的产前检查费用和生育医疗费用,符合条件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共济的个人账户余额仅起到“钱包”的作用,参保人必须持自己的医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在家庭成员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或本人无个人账户时,通过家庭共济的方式由共济人的余额代为支付,参保人的统筹待遇仍按照自身的保障情况结算。

为什么说个人账户“缩水”了,保障能力却提高了

我们来算一笔账:

在职职工赵先生每月缴费基数为5000元,门诊医药费用约3000元,其中,购买的药品为甲类(即医保目录内全额保障费用,不含自费、自理费用),2021年12月个人账户余额为0元。

从赵先生的案例可以发现,改革前,他需要先将个人账户的1800元全部用完,剩余的1200元才能通过门诊统筹报销,且报销比例只有70%;改革后,他享受的报销比例从70%提升到80%,同时,由于医保基金支付顺序的优化,他超过起付线之后的部分都能进行门诊统筹结算,个人承担部分减少了一千多元。虽然个人账户的金额减少了,但算完总账,保障水平还是提高了。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对不同群体,分别有哪些影响?

对于相对健康人群

这部分人群的日常医疗需求基本通过药店购买常用药品就可以解决。改革对其最大的利好在于,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时,既可以使用个人账户,也可以享受统筹基金报销。按照老政策,药店购药时,只能用个人账户,在个人账户用完的情况下,只能全额掏钱自费。改革将符合条件的零售药店也纳入统筹基金的结算范围,一个年度内在药店和医院发生的诊疗费用累计达到起付线后,就能进行统筹结算,合规费用在职人员可报销60%,退休报销70%,个人承担部分可以用个人账户支付。

对于慢性病、多发病人群

对于此类人群,改革在就诊流程和报销金额上都有优化和提升。从就诊流程来看,职工医保患者可以直接到二、三级医院看病,无需再到社区医院转诊,而社区医院的报销比例会比二、三级医院高;从报销金额来看,无论个人账户里是否还有钱,达到起付线后,就能进行统筹结算,支付限额也有所提高,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达12000元,显著降低了慢病、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记者 陈钰洁)

标签: 医疗费用 普通门诊 定点零售药店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