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临近春日的“双向奔赴”,让“太湖明珠”的璀璨光芒与“东方明珠”的浪漫风采加速链接。2月21日在香港举行的“双湾融合·共创未来”2023无锡—香港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上,一场场“太湖湾”和“维多利亚港”重点科创项目的签约仪式、一个个科创中心的揭牌成立,展露出无锡与香港牵手的坚定意愿。
【资料图】
这是无锡对香港发出的邀约,以太湖湾科创载体、无锡粤港澳人才政策为桥梁,邀请双方围绕科技创新协同、产业联动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人文交流互动、要素资源合作等方面共同努力、共同发力,这也是香港对无锡的回应,以创新顶尖资源的有效供给,共同破译一道道科创与产业的“加密题”。
挖掘顶尖资源,集聚更强创新因子
为何要奔赴香港?答案写在一系列行程中,写在2023无锡—香港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这场“重头戏”中。“香港有十分丰富的科教资源等待我们挖掘。一方面,香港科教资源的密集度与品质在全球排名中都算名列前茅,香港多所大学列入全球QS世界大学前50;同时,香港各个高校涌动着澎湃创新力、缔结的丰富科研果实亟待转化,而无锡有着丰富的产业基础便于香港做成果转化,这是双方进行合作的重要切入点。”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不负此行,交流会上四大类43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484.82亿元,香港科技大学锡港协同创新中心、香港城市大学(无锡)创新科技中心揭牌成立,昭示着双方的合作正从美好愿景到一步步落地。这次合作,无锡毫不掩饰自己对香港的“企图心”:要努力挖掘港科大、港城大等高校的最优科创资源。港科大有2座国家重点实验室,校长叶玉如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以及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方面造诣颇深;港城大拥有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高时空分辨电子显微镜中心(电镜实验室)。依托新成立的中心,将促进双方共设双向科创飞地,联合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专题活动。会场内签约热烈,8个科创类项目均紧扣无锡“465”现代产业体系,为无锡产业注入高端智慧;会场外,近30个产学研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为无锡产业注入强劲活力。
签约,是锡港深入产学研合作的第一步。而香港之行的意义并不止于此,更是“太湖湾”开放的胸襟、活跃的科创氛围、扎实的产业基础,向“维多利亚港”的一次展示。无锡,怀揣满满诚意向大湾区抛出了更多、更深、更远合作的橄榄枝:给予香港最优的人才、产业政策,邀请香港人才前往无锡,邀请香港人才带着项目共同落地无锡,同时鼓励“孵化在香港、转化在无锡;研发在香港、生产在无锡”等多种方式灵活、类别丰富的合作模式,共创更优科创氛围。
合作主体多元,推动更多要素流动
近年来,无锡积极推进与港澳创新资源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与港澳高校及创新机构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无锡产业发展。从合作的主体来看,既有市级层面、各大板块的主动对接,也有依托创新平台载体和企业开展重大项目的合作。
区域协同发展中要素的通畅流动,企业感受最深。“基于项目技术团队较强的科研背景与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目前部分技术成果已完成中试试验,进入工程试验阶段。”日前,三桶油环保科技(宜兴)有限公司项目带头人魏利博士向记者介绍了最新的科研进展。2013年开始,魏利博士在香港科技大学开展工业废水和污染土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产学研合作,累积了丰富的科研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降低现有工业废水的综合治理成本及减少碳排放,特别是在垃圾渗滤液实现无膜法处理综合排放,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开发了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基于硫循环的厌氧氨氧化技术,目前已实现较好的处理效果。“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希望早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魏利博士表示。
集聚大量创新要素和创新主体的平台载体与港澳的合作也在不断走深走实。日前,新吴区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与澳门科技大学、北大未来技术学院三方就未来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未来一段时间,澳门科技大学和北大未来技术学院有一些CMO项目、教授之间的合作项目都有计划放在园区。在园区运营方看来,港澳在推动科创载体发展、带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诸多成功的探索,也成为无锡可借鉴的典范。“香港科技园针对生物医药产业设立了公共实验室,我们未来也有在园区设立公共实验室的规划,以此更好满足企业需求。澳门科技大学有中药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这个国重实验室,我们还准备把陈卫院士团队领衔的一个药食同源合作项目落在园区。”无锡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匡宏表示,通过沟通和交流学习,他们也期望能将香港的一些优质项目落户无锡发展,毕竟内地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
创新融合加速,激发更强市场活力
风云际会,科创先行。双湾协同发展,背后是两地的加速融合。无锡与港澳之间是如何找到协同创新的联结点,并一路携手发展步入快车道的?
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看,高校、科研机构越多,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就越强。港澳科教资源丰富,创新资源集聚,尤其是香港高校在全球QS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优异。这一次,无锡将目光瞄准了港澳高校,围绕产学研协同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生态链优势互补等方面,多维度探索合作途径,加快创新资源导入,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从无锡与港澳大学或机构合作的专业看,无不与无锡的产业需求、未来发展密切契合。如香港城市大学在生物医药、通信、新能源等领域科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具有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能力,无锡正力推双方共建的太湖湾科技创新中心落地滨湖区。“香港澳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与无锡产业发展契合度高,将助力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市科技局科技人才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合作的纵深来看,港澳地区除了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还有广阔的空间、庞大的市场。无锡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自身产业不断“造血”的同时,也意欲为港澳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与市场,携手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如果站在世界级湾区目标发展格局审视,正在大力打造太湖湾科创带的无锡与港澳的深度科技合作,还有更深远的意义。立足发展新阶段,无锡更注重创新驱动,谋求产业的新突破。一批人才、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需要足够的科技创新资源承载,需要激发更强的科创活力。“更多‘聪明脑袋’的聚集,有利于高校、科研机构发挥创新枢纽作用,带来更多基础性创新的可能,弥补无锡源头创新不足的短板,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相关人士称。(记者 崔欣润、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