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87岁的马奶奶(化名)在市人民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家属告诉记者:“之前因为疫情等原因,一直没来医院做手术,现在手术很成功,我们终于松了口气!”记者了解到,如今,疫情已处于低流行水平,春节长假结束才2周多,就诊人群与春节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发热门诊人数明显回落,日均门诊量和手术量与疫情前持平。
门急诊患者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人民医院门诊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感染高峰过去,门急诊情况悄然发生变化,其中发热门诊人数变化最大,从去年12月中下旬每天接诊300~500人次,降到现在的70~80人次。此前积压的门诊需求逐步释放,心内科、呼吸与危重症科、消化内科、眼科等患者就诊数一路攀升。为此,该院开足了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科专病门诊,周一至周五的日均门诊量达到7000多人次,周末也达到4000多人次,已和疫情前持平。此外,急诊量日均700人次,虽然变化不大,但是就诊人群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疫情期多数为新冠感染病人,现在则以基础性疾病患者居多。
(相关资料图)
“肿瘤门诊现在是满负荷运转,去年12月以来不方便来医院复诊的一些患者现在陆续前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其他各类门诊量也得到恢复,全院门诊量在5000人次以上,最高峰达到6000人次,和以往基本持平。
择期手术量呈爆发式回升
近日,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的住院患者暴增,科主任张亚峰告诉记者,为了缩短一些需要手术的患者等候时间,周末依然正常开展择期手术,用最短的时间为患者解决病痛。春节后,市中医医院已连续三日单日住院量均超过1180人次,创该院六年来历史新高。
如今,因疫情而设置的环节均已取消,住院探视也全面放开,找护工也方便了,这些都导致了春节后各大医院住院量、手术量猛增,尤其是择期手术量呈爆发式回升。市人民医院2月10日完成手术142台,其中择期手术就有119台。刚刚过去的周末,医院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完成27台手术,其中包括4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春节长假后首周,市二院手术室就迎来首波手术“小高峰”,一周手术达863台,其中不乏三、四级手术,涵盖了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眼科、普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等多个科室。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目前住院病人维持在日均2000人,最高峰达到2100人,其中北院区住院患者更是连续创整合以来新高,达到530人。
期待更多人接受互联网诊疗
记者从多家互联网医院了解到,疫情期间,很多不方便到医院去的市民选择了互联网医院就诊,如今,通过这一渠道就诊的人数明显下降。据悉,全市有11家互联网医院,其中开通医保结算的有6家,这种就诊模式不失为一种选择。
随着更多互联网医院开通医保结算,寄药到家,一些医院也倡导部分疾病相对比较轻、病情比较稳定、无暇去医院复诊的患者在互联网医院就诊,市民在支持医保结算的互联网医院享受与线下同等医保待遇。(卫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