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焦点 > 正文

【新春走基层】陪农民工过元宵节:在南京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天天热头条

2023-02-06 15:12:09 转载出处:扬子晚报网

“汤圆真甜,在南京过元宵节让我们心里感到很暖和。”南京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农民工的辛勤付出。2月5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南京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施工现场,陪53岁的安徽大叔潘继华和他的儿子、女婿在工地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自潘大叔的儿子潘刘高中毕业后,他们三人就在同一工地干活。今年春节,潘大叔安徽的家人来到南京过年。元宵佳节,潘大叔一家在工友的陪伴下吃上了热气腾腾的汤圆,大家乐开了怀。对于潘大叔一家来说,度过元宵节就意味着今年正式开工,他们对新的一年的工作信心满满。

一家三人在同一工地干活

既是亲人又是工友


【资料图】

2月5日上午,刚见到潘继华时,他正和儿子潘刘驾驶三轮车赶往抽水现场更换水泵。由于挖掘机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会造成基坑突涌,产生安全事故。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同时保证基坑内有干燥的施工条件。降水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事情,这也是潘继华和儿子、女婿每天必做的工作。

农民工一起欢度元宵佳节

53岁的潘继华是安徽六安人,在外务工十多年,一直在工地负责基坑降水工作。他的女婿朱德龙今年33岁,来南京打拼6年。2年前,潘刘高中毕业,他跟着父亲、姐夫来到南京务工。2022年1月,他们一起来到中铁四局建宁西路过江通道A5标项目部工作,负责整个工地的基坑降水。

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潘继华的女婿朱德

工作中,潘继华既是父亲和岳父,又是师傅,他手把手地教儿子和女婿。他们分成三班,24小时不停地巡查工地水位,从而避免水泵自行停止运行。对潘继华来说,虽然工地工作很累,但能够时刻和孩子在一起,也是幸运的事情。潘刘跟着父亲和姐夫干活,也感到很开心。他不仅学到了手艺,而且有了稳定的收入。他想多赚一些钱,将来成家立业。

继家连检查登记过往车辆和人员

朱德龙结婚8年,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另一个读幼儿园。今年春节,他和岳父、弟弟都没有回家。“现在交通方便了,家人可以随时来看我们。妻子带女儿来南京和我们一起过年,好像在南京也有了家。”谈到在南京过年的事情,朱德龙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的微信名是“未来是拼出来的”,他对今年的工作信心满满,坚信可以挣到更多钱,给妻子和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

没回家过年的工友共度元宵佳节

在南京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下午五点半,潘继华和儿子、女婿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他们没有来得及脱下工装,便到工人之家食堂吃饭。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项目部工会工作人员和另外几位没有回家过年的工友早在这儿等着他们,为他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宴,食堂也特地包好了汤圆。

潘继华和儿子潘刘(左)、女婿朱德龙(右)

能够吃到热气腾腾的汤圆,潘继华感到非常温馨。他也非常疼爱孩子,不停地往女婿和儿子碗里夹菜。大家举杯欢度元宵佳节,缓解了对家乡的思念。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他们在餐桌上聊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家人和孩子。55岁的继家连老家在安徽宿州,在南京工作已有13年。他是项目部的保安,主要负责工地安全保卫,检查登记过往车辆和人员。继家连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们均已成家立业。今年春节和元宵节,继家连没有回家,一直坚守在岗位上。虽然没能和家人团圆,但他并不感到遗憾。元宵节和工友在食堂聚餐,让他在南京感受到家的温暖,“通过视频和家人聊天,向家人送上视频祝福,也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

潘继华和儿子潘刘(左)、女婿朱德龙(右)

34岁的王华博是河南南阳人,负责工地文明施工。因为工地需要人员留守,他今年没有回家过年。王华博有两个孩子,均已上小学。他去年挣了7万元,大部分寄给了妻子。今年春节,他把妻子和孩子都接到了南京,一起逛夫子庙、玩园博园。元宵节聚餐时,王华博和妻子微信视频通话,聊起了家常。他对妻子说:“你在家里辛苦了,有事情要及时和我打电话,我在这儿会认真干活。”他同时也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考上南京的大学。王华博对今年的生活充满期待,他希望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大家一起吃热气腾腾的汤圆

河北小伙李鹏飞是该工地项目部综合办主任,他也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由于工序原因,今年共有10多位工人留守在工地过年,“我们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和新年礼物。元宵节,食堂特地包了各种口味的汤圆,还多加了酱牛肉、鱿鱼、红烧排骨、砂糖橘等美食和水果。”

潘继华(右)和儿子潘刘(左)、女婿朱德龙在工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闫春旭 文/摄

记者手记:原本想约几位朋友在元宵节当晚小聚,但认真思考了两天,还是来到工地陪农民工过元宵节。我的父亲是一位农民工,我从小到大都知道他们的辛苦和不易。他们一年到头在外奔波,家是他们心中永远牵挂却很少能回去的地方。大家常说,农民工的流动性很大,甚至一年会换很多地方,但在工地上发现春节后再返回南京的农民工有很多。南京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这里的人和土地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校对 李海慧

标签: 新闻记者 扬子晚报 热气腾腾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