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昨天,从无锡市民政局获悉,持之以恒保障改善民生,切实兜牢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底线,《关于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3610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实施。该意见针对3类人群,建立健全6项机制,实施10项工程,到2025年,形成覆盖30万救助帮扶对象的动态监测体系。
《实施意见》实施精准帮扶系列工程,其中兜底保障工程将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完善低保准入条件及其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健全基本生活救助标准与无锡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基本生活和照料护理相结合的特困供养标准调整机制。
据了解,《实施意见》针对的人群包括三大类,22小类。其中一类是低保、特困人员、支出型困难家庭等5类人群为政策认定的低收入群体。医疗救助对象、住房困难家庭、困难残疾人、困境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特困)职工家庭、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等12类,属专项救助帮扶的困难群体。高龄、重病、失能失智、空巢独居的困难人员,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件等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或对象等5类,属重点关注群体。
同时,该《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主动发现、监测预警、分类处置、统管联办、动态管理、巡访关爱等六项机制。通过主动发现机制,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落实属地责任,定期开展巡访排查,及时发现未纳入保障但存在风险隐患的困难对象。线上开发动态监测数字化场景应用,整合各方数据资源,聚焦可能导致低收入人口家庭支出骤增、收入骤减等因素,通过数据比对筛查,主动识别、智能发现疑似困难对象。针对不同的需求,对接供需、链接资源,为其提供相应救助帮扶。从受助人数来说,《实施意见》将在覆盖现有1.66万名低收入人口的基础上,扩大到30万救助帮扶对象的动态监测体系。一位基层网格员表示,他们平时走访时会留意辖区居民所遭遇的困难,但有些人不太愿意分享自己身患重疾的信息,他们也不能直接问人家有没有生病。而《实施意见》整合了数据资源后,能够主动识别困难对象,他们也能及时帮助相关居民,帮助介入申请各项救助政策。
《实施意见》要求,到2025年实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对象覆盖范围有效拓宽、主动发现高效及时,部门联动协同、社会广泛参与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更加成熟定型,低收入人口多元化、多样化救助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