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焦点 > 正文

新消息丨假孙子,真骗子 老人险些被骗7万多

2023-01-04 11:28:35 转载出处:江南晚报


(相关资料图)

近日,江阴公安反诈中心收到了市民赵某的报警电话,赵某说:“我被‘孙子’骗了7万多元……”

事发时,江阴某地市民赵某在家中的座机上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赵某“孙子”,双方闲聊几句后挂了电话,赵某也未察觉异常。过了几天,赵某又一次接到了“孙子”的电话,“孙子”在电话中称他与同学发生争吵,推搡中对方后脑着地在医院抢救,现急需用钱。之后,“孙子”的“老师”和赵某通话确认了此事。赵某的丈夫王某用网银将75000元打到了对方指定账户上,“孙子”在电话中再三强调不要将此事告知其父母。赵某哥哥听闻此事后,警惕性较高,电话联系“孙子”后发现有诈,便让赵某报警。江阴市反诈中心接警后,仅用5分钟不到,全部完成止付、冻结流程,成功止付全额75000元。

警方提醒说,此类诈骗的套路,通常是将电话打到老人家中座机,对方自称是其“孙子”,以急事为由索要钱财。之所以有部分老年人被骗,原因大致包括个人信息泄露,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到了他人的通讯录后,对内容进行筛选,拨打通讯录中手机号备注为“爷爷”“老爸”“妈妈”“心肝”等人的电话。此外,利用老年人特有心理。骗子在取得老年人信任后,会在电话中说明自己处境十分紧急,让老年人赶紧转账。且周围还会有“老师”、“警察”或者“医生”营造出紧张严肃的氛围。老人心系子孙且听到突发事故后心生慌乱,听到对方的要求时,没有进行查证就会马上答应。

警方建议,在进行手机通讯录备注时,可以将备注身份改为备注姓名,让诈骗分子无法获得相关身份信息。广大市民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若接到类似电话,自己无法分辨真假,存在疑惑的,可以至就近派出所咨询。 (宋超)

标签: 个人信息 一个电话 进行筛选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