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泰盛、无锡酱排骨、无锡雕刻生产合作社、慎馀肉庄……走进泥塑达人王兆征的工作室,一条6米长的仿真中山路映入眼帘,怀旧的市井风物扑面而来,鲜活的生活场景让人驻足流连。
泥塑中山路,有故事有温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这一6米多长的泥塑作品中,王兆征重现了中山路当年的样貌,他说:“建筑环境尽量还原,我借鉴了《城市年轮》一书中1965年的中山路老照片,具体呈现了崇宁路口至人民路口商铺、作坊、民宿、遗址、老街、老字号的场景。”
作品中,不仅仅有实体建筑,更有真实的生活故事。“用泥塑做房屋部分并不难,难的是对于生活状态的表达。”王兆征说,反映鲜活、有意思的市井生活是他做这个作品的初衷,从点滴之处可以看到城市的变化发展,比如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消灭血吸虫、发展体育运动、发扬艰苦奋斗等精神以及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社会文明风尚。
“在那个穿补丁衣服的年代,攒下几尺布票,去布店剪布做件新衣裳,已经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了。老无锡人印象中的金字招牌便是世泰盛,如果有一件世泰盛定做的衣服,那是很值得骄傲了。”“这是酱排骨的门店,虽然就在家门口,也不是想吃就能吃的,一般有亲人远道而来,才会去买点。还有就是遇到难得的节假日,大家庭聚会,这道菜也是首选。”……讲述着中山路的故事,王兆征将观众拉回当年的记忆中。
最老的街道,最真实的情绪
王兆征说,之所以选择中山路作为创作对象,是因为这条路对于无锡、对于无锡人而言意义非凡。“有人说,城市的源头是一条街,中山路也许就是无锡最早的街。”他说,创作泥塑作品《泥述中山路》,一则是为了安放自己的情绪,把小时候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城市更新日新月异,中山路及其附近早已不是原来的样貌,通过泥塑的方式,记住那些过往。
上世纪50年代的中山路是当时无锡市区最主要的南北交通干道,“中山路”之名虽然出现才几十年,但其地形的形成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追溯至汉初,无锡依运河建县筑城,运河水可供城内居民生活之用,中山路身底下原是一条直河。到南宋时,随着朝廷南迁,太湖流域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地带。明清时期,土布、丝绸、米麦等码头分布沿岸,布行、茧行、粮行星罗棋布,无锡成为名闻遐迩的鱼米之乡。1958年,为了使南北向中山路宽狭对称,无锡市政府动员市政机关干部和全市共青团员义务劳动,用挖掘惠山映山湖而出的泥土堵塞直河,从此中山路从北到南路宽基本一致,形成了中山路、中山二路。当时中山路上的建筑多以单栋房屋组合成群体出现,两边的店铺和作坊夹道就形成了一条街。
王兆征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只要穿过一条巷子,就能来到当时最繁华的中山路。在他印象中,这条路笔直,两旁是一排排低矮的硬山顶砖木结构房屋,黛瓦青墙,碎石铺路。时光荏苒,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依然是他记忆中最鲜活的部分。
非遗之美,承载城市之韵
泥塑中山路的建筑部分,全部是按老照片放大后同比例做的,仔细看可以发现,没有任何两座建筑的式样是完全相同的。“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个性,‘环肥燕瘦’,却又有异曲同工之美。”王兆征说。
《泥述中山路》之后,他又创作了无锡火车站、钟楼图书馆,目前着手进行第一副食品商店的泥塑作品创作。在王兆征看来,城市包括它的历史经历、人文积淀、文化气质和独有的美,它的色调、韵律、味道和空间境象,构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把生活在此处的人们的性格、爱好、习惯、追求、自尊等都包含其中,形成独特的城市个性。他会继续用惠山泥塑这张无锡的非遗名片来讲述城市与人的故事。在创作中,得到扬名街道、梁溪区文联的大力支持,在已建成的扬名泥塑故事馆里,王兆征也正大展身手,讲好非遗故事。
(韩玲 文/钦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