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焦点 > 正文

“头雁效应”引领产业生态 无锡2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入围全国前50强|每日焦点

2022-11-30 10:14:17 转载出处:无锡日报

2021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50强榜单日前发布,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马山生命科学园两家入围。近年来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脉络里,少不了“生物医药”这一关键词,“生物医药”已成为无锡最具标识性的“硬核”产业之一。纵览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图景,各板块生物医药产业在不同赛道上各有千秋,精彩纷呈。在已有相当“海拔”的产业高原上,如何打造出极具标识度的产业高峰,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培育,打造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要素保障“三位一体”完整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成为无锡未来产业能级提升和产业端破局的核心突破口。

入选理由:以企业“高峰”带动产业“高原”

打造任何区域范围内的“药谷”,都离不开“领头羊”。领头,首先要有产业巨头,进而带动第一方阵。在生物医药发达的欧美国家,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不超过50家,但正是这些行业巨头的“头雁效应”,使得波士顿、大费城等地区成了全球生物医药的风向标。


(相关资料图)

入围的两大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内,同样集聚了阿斯利康、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等一批数一数二的龙头骨干企业,构建起了覆盖药物设计、靶点筛选、生物合成、临床试验、药证报批、商业化等全方位、一体化的医药研发和服务平台,创新能力强劲。这些跨国企业把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带来落户无锡,以企业“高峰”带动产业“高原”,推动双方在互利共赢中结出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多家国际化龙头企业在锡的布局也在不断加码。去年10月,无锡高新区与GE医疗签署“智能医疗产业战略合作备忘录”,GE未来五年将在无锡加码国产创新投资规模,新增亿元级研发投入,并新引进十余款高端医疗设备进行本地化生产,与无锡携手打造长三角智慧医疗科创圈。本月初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利倍卓新产线投资及耐信全球生产整合项目、阿斯利康药明生物中和抗体原液出口供应项目等多个合作项目签约发布。11月24日,默克生命科学一次性技术产品制造基地扩建项目封顶,基地是默克生命科学旗下的西格玛奥德里奇(无锡)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于2024年前投入运营,建成后将成为默克生命科学全球三大制造中心之一,年产约100万套一次性技术产品。

一个个由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发展生态圈的加速涌现,让这些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整体呈现出规模体量快速增长、创新活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等态势。据悉,无锡高新区在“1+3+X”园区发展新格局下,2021年全区实现生物医药总产值740亿元。无锡马山生命科学园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19家,2021年园区产值超百亿,园区企业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包揽“2022中国工业企业市值2000强榜单”医药生物行业的前两名。

争夺“药谷”:以高端平台引顶级人才

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动力”,正在全面融入无锡的发展肌理中,为这座创新名城永葆活力注入新的“基因”。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新模式。聚焦中高端价值链,无锡生物医药产业正从产业链、创新链发力,找准赛道、打造生态,但顶级人才和团队以及高能级产业服务平台的不足,仍是无锡当前急需补齐的短板。

“掌握核心技术的科学家与企业家结合的这类人才,是无锡最紧缺的。”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表示,生物医药产业要加速崛起,要有资本、政策的合力推动,而高端人才的集聚,更是那味“灵药”。在无锡高新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匡宏看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都很高。“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眼下较难在无锡觅到,或难被吸引来发展。另外,高校及大院大所不足,也是需要突破的瓶颈。”匡宏表示,高校及大院大所是创新的源头,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主体。目前无锡无论是研发设备、研发力量、研发成果均难以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未来还需深化与国际国内大院大所合作共建,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顶级人才愿意来,还得有一定级别的产业创新和服务平台。去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在无锡新吴区建设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特殊食品),这是国内第一也是唯一的特殊食品技术创新中心。今年以来,无锡积极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了北大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南京大学无锡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等一批重量级新型研发机构。在今年的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江苏省药监局审评核查无锡分中心、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检验室、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无锡检验室等一批产业服务平台揭牌亮相,这对有极高创新要求和更长投入周期的生物医药产业的成长无疑是重大利好。“但整体看,无锡还需要以创新链驱动,瞄准生物医药科技发展前沿,在国家级的技术创新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上谋划布局、加紧发力,持续提升产业创新策源力。”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表示。

出圈“密码”:创新机制以园区撬动未来

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打造过程中,无锡如何加快“出圈”,在中国生物医药版图上留下重要一笔?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承担着孵化、开发、转化的功能,成为无锡推动千亿产业加速前行、撬动未来的重要载体。今年3月,无锡出台《关于促进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成为国内首部为生物医药园区发展量身定制的专项政策。除了原先已有的4家生物医药专业示范园区外,两家培育中的园区也发布了最新进展:11月16日,无锡精准医疗产业园正式亮相,一期启动区厂房预计于2022年底竣工交付;11月17日,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B区开园,规划新建载体平台约6万平方米,将有力推动宜兴生命健康产业步入跨越赶超的“蝶变期”、集群聚链的“加速期”。

高端创新要素资源的不足并不是无锡一家的问题。中国经济调整到高质量发展模式后,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性转换,各个城市在这个问题上普遍被“卡壳”。这种情况下,参与新一轮区域竞争的“资格赛”,首先体现在城市创新体系这场“新基建”上,根本要靠强力驱动创新的制度机制去保障,需要极大魄力从制度和政策层面“破”和“立”。

有业内人士的观点是,无锡应利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专项政策,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融资、技术合作、科研与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团队、人才、项目在这里落地,以“无锡速度”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里程碑。“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重新定义,国际化生态圈是生物医药产业园出圈密码。”一位园区管理者认为,能不能将入驻的企业产业闭环化,能不能组织企业建立供应生态,才是产业园区创造商业价值的标准。还有观点认为,为生物医药产业量级提升持续赋能,无锡需要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来坚实自己的内功。但每个赛道里的龙头企业数量有限,未来除了引进大项目外,还要不断地去挖掘行业中的创新潜力,并通过搭建良好的服务体系深度参与创新事业,培养更多有价值的早期项目顺利落地,“这其实也符合产业园区的基本发展逻辑”,业内人士表示。(记者 朱洁)

标签: 生命科学 技术创新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