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众对国货的消费热情持续高涨,站在国潮的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开启了全新尝试,触网电商,大胆玩跨界,通过一系列国潮联动,吸引年轻群体,并覆盖了各个圈层,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话题,实现新的潜在用户的增长。
在如今这个国货遍地开花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品牌走进年轻人的心呢?我们不妨走进苏州稻香村“一号店”,看看这家百年老店是如何做的?
位于苏州市姑苏区观前街72号的苏州稻香村“一号店”,其创立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1773年,“稻香村”品牌就在这里创始,稻香村的第一家店也在这里诞生。两百多年来,“一号店”几经调整改造,成为了现在的模样。和我们印象中的传统老店形象不同,在今年3月,苏州稻香村“一号店”在升级成国潮体验店后重装开业,走进店内,有现烤裸卖区、手作区、茶饮休闲区、文化体验区等,稻香村姑苏糕团吃局、精致冰果局、红楼梦中的故事等传统文化和时代潮流的奇妙融合,带来“好看”“好吃”“好玩”的消费新体验,对年轻消费者非常有吸引力。
苏州稻香村一号店的负责人、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艾满表示:“在这里,我们希望大家可以看到苏州稻香村的传统技艺传承,也能看到中式糕点的未来”。
苏州稻香村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艾满
与时俱进、敢于创新让老字号形象变年轻了,传统技艺则赋予了苏州稻香村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苏州稻香村持续经营248年持久不衰的秘诀。
作为苏州稻香村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艾满深知老字号的传承不易。“我师父(苏州稻香村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徐红生大师)观察了我三年多,才决定收我为徒。”
与现代化的技术培训不同,苏州稻香村依旧保留着最传统的师徒传承关系,传承人被称为“把作师傅”,把作师傅每代仅传承1到3人,把作师傅就是技艺的标杆,是工艺的把关者,这意味着把作师傅在技术上必须一丝不苟。
艾满举了个例子,苏州稻香村纯手工做的苏式月饼,讲究时令,要用应时应季的食材,才能将本味发挥到极致,就连一个简单的酥皮,卷起来必须要有18层。“为什么一定要18层?”艾满说起这个话题满脸严肃:“没什么缘由,这就是规矩!今天少一层,明天就可能少两层,不能开这个口子。”把作师傅不仅仅是对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坚守,对手艺人道德的高标准严要求。
正是因为对食材的敬畏、对工艺的严苛要求、对顾客的诚信相待,才让苏州稻香村成为了中式糕点的代表性符号,“苏州稻香村的历史是历代传承人一块糕点、一块糕点做出来的,这是市场上的仿冒者没办法做到的。”艾满在采访中表示。
2006年,苏州稻香村被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9年,稻香村“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既是认可,更是赋予了稻香村一份传承中华传统美食的责任与使命,相信通过苏州稻香村不断地传承与创新,未来“稻香村”这块金字招牌会更加闪亮,中式糕点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