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宁河廉庄镇后米厂村,提起帮扶干部刘勇,乡亲们都称他为“跑腿书记”。一顶草帽、一根木棍、一个笔记本,是刘勇的“跑腿三件套”。为了乡村环境整治,他挨家挨户调研;为了把村里大米“卖出名堂”,他跑育种基地、跑采购企业;为了引入稻蟹养殖,他跑外省培育基地学习……
“跑腿”是一种提升工作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联系群众、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意识。跑起来、干起来,到群众最关心、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调查问题、研究办法。刘勇在反复“跑腿”中敏锐发现了乡村产业发展落后的根子:产业单一、产品品质不高。找准了“症状”,他又反复调研,在不断“跑腿”中开出了培育新种、稻蟹混养的“良方”。这位“爱跑腿”帮扶干部带领曾经的困难村,跑出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跑出了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跑腿,是为了解决问题。跑起来、干起来,走进问题深处,就能找到解开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打通发展的“任督二脉”。如今,在武清区李大人庄村,古色古香的民居吸引了众多游人。几年前,村党支部书记张姜男上任时,这里还无人问津,在深入调研中,他发现村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于是,按照古今辉映打造网红打卡地这个思路,发力文化旅游,让这个古村焕发了生机。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蓟州区孙后村,帮扶干部尉瑞斌来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村民家中开展调研,摸索“解题”路径──“选准果苗新品种,改变单一的种植业发展模式”,如今,新果品种植示范园已经硕果累累。善于抓问题,也要善于求答案。带着思考去调查,带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去研究,在一线挖掘“金点子”、闯出新路子,发展的“奋力一跃”就会水到渠成。
纪录片《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局处长走流程》中,某地人社部门一位干部体验外卖小哥的工作,送了一天外卖,他感叹:“这个钱太不好挣了。”后来的一年里,该部门牵头为户外劳动者建起100多个务工人员之家,帮助务工群体。在真发现问题上用心思,在解决真问题上用力气,在实事求是中找准群众需求的突破点和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就能推开发展之门、走进群众心门,更好地破解难题,打开发展新局面。(闫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