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为福建擘画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宏伟蓝图,彼时正值农发行福建省分行成立20周年前夕。为了更好服务闽中地区乡村振兴事业和“三农”经济发展,福建省分行在一座千年古县种下了“支农为国”的“种子”——同年12月,农发行德化县支行挂牌成立。彼时的我,方才步入高中学堂,全然未曾想到与农发行的奇妙缘分。
十年奋进路,弹指一挥间。德化县支行栉风沐雨、勇毅前行,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持续“浇灌”辖内德化、永春两县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伟大事业,并持续“开花结果”。自成立以来,德化县支行累计获批中长期项目41个,授信金额211.5亿元,项目涵盖粮食、农村路网、水利、土地整治等各类民生领域。而我加入农发行已有三年余,从职场新人逐渐成长为业务能手,也有幸见证了农发人在支农事业上的孜孜不倦。
美景为纸本,青山绿水缭绕宜居“黄金乡”
“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既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的家园故土。无论是为现代农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还是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都切实要求把乡村建设好、建设得漂亮。
曾坂村是德化县上涌镇下辖的一个村落,坐落在戴云山脉之北,群山环绕。上个世纪90年代,曾坂村凭借自身丰富的石灰矿产资源,做起了水泥生意,其白水泥热销往全国各地,经济效益卓越,曾坂村也获“小香港”美称。随着资源逐渐枯竭,水泥生意难以为继,村里的水泥工厂也被弃置不用。然而这段历史对曾坂村母亲河——涌溪的伤害,却并没有因时间的冲刷而消逝。溪水浑浊、水质发臭等问题一度困扰着曾坂村民们。伴随德化县“大城关”战略的推进,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前往县城工作生活,曾坂村的常住人口逐渐降至二百余人,曾坂村的环境问题似乎也无人问津了。
2023年,农发行德化县支行充分运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德化县“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整体推进试点县建设”为契机,支持了“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项目。该项目聚焦流转农田的连片综合整治开发、农业及相关配套用房改造提升、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环境和流域综合整治提升4个方面,对涌溪流域内10个村庄展开全面治理。经统计,项目将建设农田综合整治开发3900余亩,建设生态大棚500亩,改造提升闲置农房约10000平方米,建设防洪堤、生态化改造护岸、安装仿木栏杆20余公里,提升改造乡村道路11公里、污水管网6公里,并建造污水站1座。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河道沿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2024年7月,在共青团中央与农发行总行承办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组织下,我陪伴着来自福建理工大学、华侨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广东应用科技学院等数座高校的青年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曾坂村进行研学。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青翠稻田,是接天连叶的广袤荷塘。曾经废弃的水泥厂被漆上活泼的橘色,摇身一变成为了康养民宿,还有妙人在田间开了一家手冲咖啡馆。学子们被新农村的风光深深吸引着,在不远的未来,这或许能成为激发他们投身乡村全面振兴伟大事业的热情活力和创造潜能的一抹力量。
富裕为立意,安居乐业百姓携手“奔小康”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民营企业都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的殷切嘱托,立足自身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优势,十余年间不断发挥金融力量,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方面狠下功夫,为促进永春、德化县域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取得扎实成效持续努力。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捍卫粮食安全是农发行的立行之本、主责主业。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我国成功消除了绝对贫困。人们似乎认为,“富裕”与“吃饱”毫不相干了。“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农发行德化县支行始终不遗余力地践行着“粮食银行”的使命与担当,11年来把服务好地方粮食轮换作为第一要务,累计发放地方储备粮贷款61笔,金额共计52924万元,累计协助调入13万吨稻谷、3991万吨小麦,积极发挥着粮食储备资金供应主力军的作用。同时,德化县支行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紧贴“三农”需求,主动对接仓储建设规划,促进当地粮食仓储向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转型,有效解决了保粮手段落后、仓容严重不足问题,切实守好百姓的米袋子,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粮足民安。
谈起“衣食住行”,“住”往往是老百姓的堵点、难点。德化县支行通过金融支持永春、德化两县棚户区改造,让老百姓从低矮危险的棚户区,住进了整洁亮敞的套房。“我孙女上初中时,每次晚上放学回来经过小巷,我都不由担心。”如今居住在架云亭片区棚改安置房——凤凰花苑的许老太说,“现在我们住进了新房子,孙女也考上了一中,上学只用进出小区走马路,安全了太多。”据统计,德化县支行通过支持棚户区改造累计投放支农贷款28亿元,建成住房25.6万平方米,让3000余户家庭以低廉的价格搬进了现代化的住房。
共同富裕,“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德化县支行积极支持民营涉农小微企业,“授人以渔”,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信贷支持泉州市龙头养殖企业永春隆兴种养殖有限公司1000万元用于采购种猪、培育养殖;支持德化县特色产品企业德化县祥山大果油茶有限公司900万元用于采购茶油提炼生产设备、升级生产线;支持永春芦柑种植企业福建省永春大鹏苗木有限公司1000万元用于良种培植、经营生产……通过持续不断地支持振兴优秀民营企业,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携手赴小康,团结一心交上共同富裕的“答卷”。
赋能为工笔,产业振兴扎实支农“切入点”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农发行德化县支行主动服务和融入永春、德化两县产业发展战略,根据地方资源禀赋,以政策性金融力量赋能县域产业振兴。
在以陶瓷立县的德化,德化县支行主动服务和融入德化县“大城关”战略,针对县政府提出的“传统瓷雕精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新型陶瓷规模化”的陶瓷产业发展思路,分类施策,多管齐下,积极助力政府推动城东开发区建设,支持电商物流园、陶瓷业标准厂房建设;支持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等项目,推动产业“绿化”;抢抓政策机遇,实现农发行福建省分行系统内首笔高速公路项目审批投放,提升交通运力。德化县支行对产业振兴的精准服务得到德化县政府的首肯心折,连续9年收到由县政府寄出的表扬信。
在产业丰富的永春县,德化县支行紧紧跟随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量身策划,精心打造,积极助力永春多维产业转型升级。以永春县获批成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试点为契机,支持永春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从“作坊式”向“集约化”转型;根据中央倡导集约用地的新要求,支持永春轻工智造产业园建设,引导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分布,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支持海峡两岸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通过提升基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和文旅产业有机融合。
十年奋进路,支农践初心。农发行德化县支行对两县“三农”事业的精心“勾勒”、耐心“修饰”,只不过是八闽大地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事业图景中的一块缩影。金融之笔需要有强有力的抓手,“刻画”当下、“描绘”未来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我坚信,福建农发人将久久为功,以敢拼会赢、滴水穿石的奋斗韧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面貌,为农发行的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绘就更美丽的画。
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德化县支行
作者:肖先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