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30日,伴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构想框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支农助农触角延伸到市县区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界市分行应时而生。从艰苦立业,到求变破局,从躬耕粮油棉市场,到服务乡村振兴,张家界农发行人跋山涉水,耕耘在山川险峻之处,致力于打造“四大银行”的靓丽名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张家界实践中谱写农发行华章。全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35.5亿元,贷款余额自1996年4.64亿元,跃升至2024年124.02亿元,增长25.73倍。
粮食保供 履职尽责
因粮而生,伴农成长。立行以来,张家界市分行坚定不移守住政策性收储主阵地,及时足额保障粮油储备、轮换信贷资金需求,做到各类收购储备企业应支持尽支持、贷款应投尽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全行累计投放粮油贷款9.87亿元,年均支持粮食收购市场份额占全市70%以上,从根本上杜绝“打白条”现象,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近年来,全行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任务,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推进政策性金融赋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累计投放农地贷款24.59亿元,农业科技贷款1.7亿元。
桑植县绿色高产高效粽叶种植基地提质改造项
金融活水 润泽地方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张家界市分行始终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工作要求。2015年,张家界市分行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信贷支农重点,着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以桑植县和慈利县两个贫困县为主阵地,审批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配套项目4个,投放11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万人。乘着张家界市旅游发展的东风,与7家企业签订文旅产业合作框架协议,累计投放贷款24.56亿元。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对标提质、旅游强市”建设目标,深挖“旅游+扶贫”的产业潜力,先后审批投放贷款12.25亿元,支持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园建设、桑植红色旅游等6个项目,带动226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平均收入增加2.15万元。
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园商业街及配套附属工程建设项目
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
绿色是张家界的底色,生态是张家界的生命。张家界市分行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坚持把绿色化、低碳化作为信贷支持张家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突破口和总抓手。大力支持水域治理,绘就水清岸绿生态画卷。全行以澧水流域保护为重点,大力支持污水治理,积极修复区域水环境污染问题,累计投放长江大保护贷款59.09亿元。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大力支持湖南省桑植县饮用水源引水工程建设,吸引农夫山泉公司投资建设饮用水生产基地,有效带动了当地居民就业和产业发展。不断创新“两山”实践。大力支持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绘就大美张家界奇秀画卷,累计投放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2个,发放贷款6亿元。做大“金山银山”,绘就安居乐业致富画卷,大力支持莓茶和粽叶两大特色产业发展,累计投放8.6亿元。如今“张家界莓茶”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022年永定区莓茶产业园莓茶总产值52.5亿元,给张家界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效益和市场回报,成为永定区乡村振兴重点产业,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
永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一期莓茶基地
近年来,张家界市分行坚决维护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守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服务乡村振兴的“六大领域”以及“四大银行”品牌建设。先后荣获2021-2022年度全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先进集体、2023年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金融机构等荣誉。永定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张家界市慈利县国家储备林建设(一期A片区)项目先后入选人民银行省、市优秀案例,这是张家界市分行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禀赋,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的新的突破。
百尺竿头再出发,踔厉奋发向未来。在张家界市山川大地上,张家界市分行将继续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共同富裕新路径,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美丽乡村走出蝶变发展之路。(作者:侯大山)